胡莹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胡莹堂 |
胡莹堂(1896年-1973年),名光瑨,字莹堂,室名眠琴室,湖北孝感人。1932年随杭州西湖广化寺慧空和尚学琴,与查阜西、吴宗汉等同辈琴人有琴学交流。1934年在南一京与徐元白、查阜西、夏一峰等发起成立青谿琴社。抗战时期在重庆参加天风琴社活动。后移居高雄,与章志荪、梁在平、朱龙庵等发起成立海天琴社,任社长。向朱龙庵学画。毕业北平南苑航空学校,民国时曾与查阜西在军服役。《绝响-国鹏辑近世琴人音像遗珍》收录胡莹堂演奏录音共9首。
先生出生于书香世家,幼承家教,勤读儒书,深植孔孟思想。青年时因家中长兄有见于清廷的腐败、国家的积弱,起身参加辛亥武昌起义,影响年少的莹堂先生很大。有感于国势之凋亡,认为为救亡图存,必须身先士卒,毅然决定投笔从军。因认为要救国、强国,必须建立强大的空军,遂决心报考北平南苑航空学校,学习战斗飞行[1]。
1925年于南苑航空学校毕业,毕业后旋即加入了空军5战斗行列。1930年时受蒋介石先生任命任职司令行营参谋,并指挥空军支持陆军作战,取得了中原大战的胜利。
1931年调任笕桥中央航校,负责培训飞行战斗人员。1937年受任江西办公厅主任,襄佐周志柔将军正式成立中国空军独立部队,并筹谋八一四笕桥空战并执行任务,获大捷。
1948年举家迁居来台,却因积劳成疾,肺病缠身,自空军上校退役下来。一度贫病交迫以至冬天无法为稚子购买保暖冬衣。在夫人梁国云女士悉心照顾调养后病体康复, 1958延揽至高雄港务局出任主任秘书一职,1962年调任顾问,在职期间担负高雄港埠国际化现代化之建设策划,直到1965年退休解除公务。1973年突因肺癌谢世,享寿七十有七。
莹堂先生生逢动乱的时代,一生以国事为重,允文允武,儒佛双修,对于个人修养十分重视。1931年任教于笕桥中央航空学校时,于公馀闲暇,心向佛学,皈依杭州西湖广化寺(一说灵隐寺)高僧上慧下空上人,并从之学琴,得授赵松雪所作之《平沙落雁》。
时,民初儒学大家马一浮先生在西湖畔设立“复性书院”,两人相识于杭州,而成为知音好友。马先生佩服莹堂先生的人品及爱国报国情怀,曾为其写下一幅楹联赞誉之:“驾言登五岳,远怀柔九州--蠲叟”。于此同时,在书院邂逅了弘一大师,三人常聚首谈琴论佛,1936年三人在复性书院聆赏胡先生弹奏平沙落雁,弘一大师深有所感,回闽后写下“速入如来地,普演广大音”的联句千里相赠,三人之深交可见一般。
1949年因情势所迫,莹堂先生举家迁台。在台湾居所墙上的显眼处挂著这两幅楹联以及随身带来的“金声玉振”古琴,可见先生对好友的思念及对古琴的热爱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