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肺动脉干 |
较短的主肺动脉干起自动脉干的左后壁,一般左冠状动脉开口位置较高,因此先在主肺动脉起始部前壁切一小口,看清切口下方的解剖结构后,再将切口向下向后延伸,将肺动脉自动脉干上切下来,注意避免的损伤左冠状动脉开口及动脉干的瓣膜,动脉干的切口可直接缝合,如果有张力则以补片修补。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肺动脉干
- 主干型:狭窄位于肺动脉主干
- 外围型:狭窄位于肺段或肺叶动脉
- 中间型:狭窄位于左、右肺动脉和其分叉处
目录
- 狭窄
- 论文
- 病例
狭窄
自肺动脉瓣至肺动脉主干之间的不同部位有先天性狭窄存在。常与其他心脏畸形同时存在,如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等,单独存在少见。
可分三类:
①主干型:狭窄位于肺动脉主干;
②外围型:狭窄位于肺段或肺叶动脉;
③中间型:狭窄位于左、右肺动脉和其分叉处。
狭窄导致近侧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厚增大,以致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活动后心悸、气促,甚至右心衰竭的症状,肺动脉瓣区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样杂音,右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检查是明确诊断的依据。主干型和中间型可在体外循环下予以补片扩大纠治术或切除吻合术。外围型目前无矫治方法。
折叠编辑本段论文
目的探讨肺癌侵犯肺动脉干方式、途径、范围的CT、MRI表现及其与手术的关系。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肺癌侵犯肺动脉干的23例(CT15例,MRI13例),盲法观察其侵犯途径、范围等CT、MRI表现,并与手术发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23例肺癌侵犯肺动脉干的CT和MRI征象中,发现管壁异常征CT11例(73.3%),MRI11例(84.6%);管腔异常征CT8例(55.3%),MRI9例(69.2%);肿瘤包埋征CT5例(33.3%),MRI6例(46.2%);管周脂肪征CT15例,MRI13例均为100%由于癌肿优势部位不同,可经纵隔胸膜及肺门侵犯肺动脉干,又因左、右肺动脉干解剖毗邻差异,其受侵犯部位、程度及累及邻近结构不同。肺癌还可沿肺动脉干向其他肺叶肺动脉及其分支浸润。手术术式选择与上述影像表现特征密切相关。结论CT和MRI对肺癌侵犯肺动脉干可判断其受侵的方式、途径和范围,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中心型肺癌起源于肺叶、段支气管,易侵犯肺门及纵隔重要结构,包括肺动脉干及其分支。肺癌侵犯肺动脉干时又直接影响治疗方案及手术术式的选择。本研究通过分析23例中心型肺癌侵犯肺动脉干的CT、MRI影像表现,着重探讨其侵犯方式、途径、范围的CT、MRI表现特征及其规律性,为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经CT和/或MRI诊断为中心型肺癌,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左、右肺动脉干或肺动脉主干受侵犯者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41~65岁,平均55.3岁。
左上肺18例,右上肺5例。其中剖胸探查术2例,全肺切除及上腔静脉置换术2例,全肺切除术5例,支气管及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术(简称双袖状)14例。术中见肿块大小2cm×2cm×2cm~10cm×7cm×6cm,平均直径4.9cm。其中鳞癌15例,腺癌1例,腺鳞癌4例,小细胞癌3例。1.2CT、MRI检查及观察1.2.1CT检查15例,采用SiemensSomatomPlus4VA螺旋CT机扫描。螺距1(准直/床进10mm/10mm),8mm重建,扫描时间0.75s/周。用60%Angiografin(泛影葡胺)80~100ml,3ml/s经肘正中静脉团注增强。1.2.2MRI检查13例,采用ElscientGyrexV0.5TMR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SE,横断及冠状位T1W,层厚8mm,间隔3mm。快速GRE,横断及顺血管轴向位T2W。均用体部线圈,呼吸门控。23例中同时行2种检查5例。1.2.3由3位放射科医师行盲法观察肺癌侵犯肺动脉的方式、途径及范围等的CT及MRI表现。1.3统计分析方法对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90°,肿瘤包绕血管大于周径1/2。血管与肿块间的脂肪层破坏、消失。观察发现,虽然癌肿侵及肺动脉外、中、内膜形成腔内癌栓,可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或中等信号结节影,但与侵犯肺静脉干时癌肿易侵入管壁各层,并破坏内膜形成腔内癌栓的病理表现不同[7],肺动脉干管壁的结构与体循环大动脉类似,癌肿较难透过管壁中膜致密的弹力纤维所构成的机械屏障进入肺动脉腔内,故本组病例CT、MRI未见肺动脉腔内充缺或软组织影像。文献[1~6]认为肺癌侵犯肺动脉干时,肿瘤常包绕血管大于周径1/2,但本组仅9例(9/23)呈包埋状,其余14例(14/23)肿瘤与肺动脉呈侧侧相贴状。
本段病例
患者,男,27岁,因畏寒3个月,晕厥2次入院。查体:T38.2℃,R20/min,P150/min,BP15/10kPa.神清,消瘦,重度贫血貌,自动体位,未触及表浅淋巴结,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界稍向左下扩大,心率150/min,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坐位时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彩色超声心动图示:右室流出道粘液瘤。
入院诊断: (1)感染性心内膜炎;
(2)右室流出道粘液瘤;
(3)心功能Ⅲ级。入院查血红蛋白为10.0g/L,给予抗感染、强心、利尿、输血及心肌营养等治疗,心功能明显改善,但体温未能控制,波动在37.3~38.4℃之间,考虑右室流出道病灶感染所致。择日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切开右室及肺动脉根部,探查发现肿瘤起自肺动脉根部,大小约10cm×6cm×4cm,几乎填满肺动脉干且远达左右肺动脉及右室流出道,无包膜,质脆,呈鱼肉状,基本完整切除肿瘤组织。病理诊断:平滑肌肉瘤(肺动脉根部)。术后2周顺利出院。
讨论平滑肌肉瘤常发生在胃肠道或泌尿生殖系统,发生在肺动脉干根部极为罕见,其组织学发生被认为来自中胚层结构的软组织及网状内皮系统,因其极易侵及右心室,且均须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故作者认为其应归属心脏肿瘤较为合理。本病恶性程度高,愈后较差。术中对受侵的心壁应行部分或全部切除,必要时用涤纶修复以防复发。造成本例误诊原因之一是彩色B超检查时满足于粘液瘤的诊断而未仔细检测肺动脉;之二是对于心内膜炎诊断过于武断。但其术前确诊实属十分困难。本例患者术前有贫血和低热,可能与细胞被破坏及癌性发热有关,但其机制仍未完全明了。[1]
参考文献
- ↑ 肺动脉瓣狭窄的原因是什么,腾讯,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