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王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圣王庙[1] ,又称为威惠宫,是台湾彰化县的国定古迹,雍正帝于雍正十一年(1732年)所创立。彰化县城早期以闽粤地区移民人口为主,圣王庙早期为漳州人重要信仰中心,更是代表性古迹建筑,近代由于社会结构改变产生本土化,原乡民地域观念渐少,香火亦不复昔盛,有必要为圣王庙扩大保存空间及维护古迹风貌。
历史沿革
- 雍正皇帝于十一年(1732年)所创立。
- 主祀开漳圣王陈元光,又称威惠王,或称开漳圣王、圣王公或威烈侯,因此也有人称他为陈圣王或陈将军。是漳州人的主要信仰神祇。清乾隆26年(1761年)建庙于县城西门附近,为漳州七县(漳浦、龙溪、长泰、南靖、平和、诏安、海澄)移民的信仰中心。
- 清乾隆60年(1795年)发生陈周全事件,彰化县城被毁,圣王庙遭到波及,后来曾于清嘉庆12年(1807年)由士绅人民重修。清咸丰10年(1860年)举人陈肇兴倡议重修圣王庙,大正元年(1912年)由管理人林献章再度发起重修,目前后殿右厢廊供奉有历代建修庙宇有功者的长生禄位。
- 民国74年11月27日指定为第二级古迹,民国80年5月进行重修,民国85年6月17日完成圣王庙的修复。
建筑艺术
- 威惠宫为三进二院的建筑格局,三川殿前有一座八字墙,左青龙右白虎的青斗石雕,雕工精致,是清代中叶台湾石雕的作品。三川殿的屋顶采“硬山升檐式”作法。
- 三川殿正门两旁有一对石狮,雕刻工法苍劲有力,造型古朴雅致,为咸丰年间重修时的作品。三川殿内的木雕栋架并不细致,而门神彩绘已呈现剥落。正殿前有一对龙柱,采单龙盘柱,无镂空雕,左龙柱四爪不握珠,张口含珠,右龙柱为三爪握珠,口微张但不含珠。此对龙柱造形朴拙,为乾隆、嘉庆年间的龙柱风格。
- 正殿供奉开漳圣王陈元光,两旁为一老一少太监侍者。正殿的木架构为三通五瓜,三通五瓜的梁柱下方,特有龙头鱼尾造型的木雕,称为鳌鱼,意喻“独占鳌头、金榜题名”。
- 后殿供奉开漳圣王的夫人,左室供奉观音菩萨,右室供奉圣王庙创庙及修建有功人员的长生禄位,牌位上有开创威惠庙者为王君、赖君、林君、陈君等四位士绅,可惜未有全名。清咸丰10年(1860年)重修者为举人陈肇兴,士绅杨添华、姚中和等人。
- 大正元年(1912年)威惠宫重修管理人为生员林献章及漳州七邑首事,分别为平和王世藩、南靖赖凤仪、龙溪郑有福、龙溪郑享弼、漳浦林昆山、海澄周坤厚、长泰蔡城、诏安蔡仁恩等人的长生禄位。
名词解释
图片来自mobile01 |
祀神
庙内景物
- 威惠宫庙名木匾
- 海东慈云木匾
- 正殿
- 圣王妈殿(后殿)
- 观音殿
庆典
外部连结
视频
参考文献
- ↑ 彰化市 圣王庙/威惠宫 — 在彰化的漳州人重要信仰中心,mobile01,2019-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