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翟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翟澄
图片来自名人简历网

翟澄(?—?)山东德州(今德州市)人。同进士出身,明朝官员。

基本信息

本 名:翟澄

所处时代:明朝

主要成就:同进士

籍贯:山东德州

民族:汉族

身份:官员

国籍:中国

人物简介

翟澄为嘉靖十三年(1534年)中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中式辛丑科三甲进士。次年任顺天府固安县知县。官至员外郎。

《德州志·第九卷·选举志·举人》页七~八:嘉靖甲午 翟澄,见进士。

《固安县志·卷三·文献志·官师》页三:翟登,山东德州进士,二十一年任。

在政期间对百姓照顾有加,减少他们的劳役,深受当地老百姓们的尊敬。

死于安逸,被当地人民所纪念,在一些史书有其资料记载。 

翟姓起源

翟(Zhái,Dí)姓源出有五:

  1. 出自隗姓,以国名为氏。隗本来是周代中原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赤狄人的姓。春秋时,赤狄人活动于晋、卫、齐、鲁、宋等国之间,称为翟姓。公元前六世纪末,晋国大举进攻赤狄,灭掉翟国,翟人大多沦为晋国臣民,逐渐融合于晋人。翟人的后代就以原国名为姓,称翟姓。据《国语注》所载,新安翟姓,春秋时赤翟(即赤狄)之后,以种名为狄姓,后改为翟(Dí 音狄)姓。
  2. 出自祁姓,是黄帝轩辕氏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上古时候,北方有翟族(后称翟国)。翟国是远古时黄帝的后裔建立的。传到古代春秋时,翟国灭于晋国,后来晋国又灭于韩、赵、魏三国,到战国时,这三国又先后灭于秦国。在这长期战乱中,翟国人都以原国名为姓,逃奔迁居各地。由于各地方言不同,翟姓形成了两种读音,居于北方者读(Dí 音狄),迁居南方者读(Zhái 音宅)。
  3. 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周成王封次子于翟(故城在今河省南洛阳),其后以国为氏。
  4. 出自张姓改翟而来。据《知足集斋集》所载,安徽泾县之翟姓,原姓张。

故乡介绍

德州市面上位于黄河下游,山东省的西北部,是山东省的北大门。历史上,德州就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重要码头。

德州市位于北纬36°24’-38°0’、东经115°45’-117°24’之间,黄河下游北岸,山东省西北部。北依北京、天津,南邻省会济南,西接山西煤炭基地,东连胜利油田及胶东半岛,处于华北、华东两大经济区连结带和环渤海经济圈、黄河三角洲以及“大京九”经济开发带交汇区内,兼具沿海与内陆双重优势九达天衢。

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华东、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京沪、德石、济邯三条铁路在这里交汇,5条国道、14条省道在境内纵横交错。京福高速公路贯穿南北,济聊、青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从德州到济南国际空港仅需一小时,到天津海港也只用两个小时。

德州市现辖德城区与乐陵、禹城两市和平原、陵县、齐河、夏津、武城、临邑、宁津、庆云8县,总面积10356平方公里,总人口546万。

德州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湿季明显,光照充足,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物产资源十分丰富。德州市矿产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2亿吨,天然气储量15亿立方米,煤炭储量9.5吨,具有广阔的开采价值。[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