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板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美洲板块 |
本名 美洲板块 外文名 American plate 别 名 大陆地壳 简 称 北美板块 领 域 地理 |
美洲板块:勒皮琼(Le Pichon) 1968年创名,它以大西洋中脊为东界,以东太平洋海岭为西界。根据大陆漂移说,美洲板块原与欧亚板块及非洲板块联为一体,在侏罗纪中期(约1. 65亿年前)非洲和南美洲开始裂开,形成裂谷。裂谷从南向北发展,在中白垩纪到始新世(约8-4千万年)北美洲与欧亚板块分离。于是新生的大西洋洋壳将美洲板块向西推移到达位置。美洲板块后来被划分为南美板块和北美板块。 [1]
简介
北美洲板块既有大陆地壳,又有大洋地壳。在大陆地块内部是一个范围广大的花岗岩核心,即克拉通。这个克拉通的大部分边缘与叫做地体的地壳物质碎片相邻,这些地体是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内通过构造运动陆续拼贴到克拉通之上的。据信,落基山脉以西的北美洲大部都由这样的地体构成。
位置
北美洲板块的东界是离散边界,形成了中大西洋海岭的北段,其北部与欧亚板块相接,南部与非洲板块相接。其南界西段与科科斯板块相接,东段与加勒比板块相接。其西界北段是会聚边界,探险家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和戈尔达板块越过这个边界消减于其下;南段则是转换边界,通过这条边界与太平洋板块相接,这就是著名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北美洲板块的北界是中大西洋海岭的延伸,即中北冰洋海岭。
周边板块
在北美洲板块的西界,自侏罗纪以来,古法拉龙板块的大部分已经消减于其下,而使北美洲板块以圣安德烈斯断层直接和太平洋板块相接。探险家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戈尔达板块、科科斯板块以及科科斯板块以南的纳斯卡板块都是法拉龙板块的残遗。
沿加利福尼亚湾的一段板块边界,了解得还不是很清楚,研究还在进行之中。加利福尼亚湾海底的主体是东太平洋海隆的北端末尾。海隆以西是太平洋板块。海隆以东,大部分构造地图标示的是北美洲板块。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在东太平洋海隆向北蔓延的过程中,北美洲板块的一个碎片断裂了下来并向北移动,于是形成了加利福尼亚湾。这个断裂下来的碎片,在地质学上被命名为萨利尼安地块。但是,按照裂谷区扩张的标准模式,海隆以东和墨西哥本土海岸以西的洋壳应该是一个正开始与北美洲板块会聚的新板块,对于这一点还有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