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晋祠(郑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美在晋祠》是中国当代作家郑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美在晋祠
一
许多年前,在中学的课本里,读到梁衡的《晋祠》,我沉醉于晋祠之美,折服于梁衡的文辞之美,以至于许多年后,一提到山西,一说到太原,就会想到晋祠。“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那些山,那些树,那些水,那些美,仿佛是一个遥远的梦,让我萦怀。
今年八月间,带着对晋祠的向往和渴慕,我去了太原,去了晋祠。终于从文字里走出来,走进晋祠里,我是怎样的欣喜若狂!
耸立的悬瓮山,参天的古木,流淌的碧水,精巧的亭台楼谢,如一帧帧画面,展现在我面前,让我惊叹,让我迷恋。周柏唐槐,圣母殿,难老泉,鱼沼飞梁,这些被称之为绝响的事物,以它们独特的风格吸引着我的目光,让我流连忘返。
在一座石屏前,有人读出声来,那是梁衡的《晋祠》,这是现代散文被全篇刻石的唯一范例。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是因为这篇文章才知道晋祠,像我一样怀揣着晋祠之梦走进晋祠?就像因为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千里迢迢去看玉门关一样。这,或许就是文字的魅力。
二
走在晋祠里,欣赏晋祠的山水亭台,我惊叹于楼阁亭台的精巧之美、繁复之美。与其它地方的建筑不同,晋祠的建筑更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精致、华丽、繁复,却不失大气,很少有单式的建筑,而呈现出两种或多种建筑的复合式特征。
晋祠外面,“晋祠胜境”的牌楼前,游廊宽阔,是卷棚灰瓦歇山顶;亭子飞檐翘角,是重檐八角亭。游廊与亭子相连接,古朴,厚重,大气。牌楼是斗拱式建筑,斗拱层层叠加,飞檐翘起,黄蓝绘色,壮观辉煌。斗拱是中国建筑中连接柱子与梁架的构件,起到固定和装饰的作用,不是房屋最重要的构件。但古人却把它演绎成雄伟华丽的牌楼,这实在是中国匠人的心思独运的高妙之处。晋祠胜境如此,对越坊如此,而在许多古建筑中,此类牌楼也很常见。
进入晋祠大门,迎面是一座雄伟的阁楼,一层匾额题写“飞龙阁”,二层题写“凌云阁”三层刚写着“观汾”。西面匾额一层是“凌烟阁”,二层是“凌云阁”,三层写着“眺岳”。一楼多名,最是新奇。只是,我不知该称呼它那个名字。阁楼建在山石之上,我们从山石洞中穿过。这座楼阁综合了楼阁、假山、石洞的特征。查阅各种资料,并不见关于这楼阁的记载,大概,这是现代人手笔。
而水镜台建于明代,是一座精妙而典型的古代复合建筑,结合了殿、台、楼、阁四种风格。从东边看,上部为重檐歇山顶,它像座楼;下部为宽阔的宫殿形制,它又是殿。从西边看去,上部是单檐卷棚顶,像座阁;而下面又是宽敞的高台。前台十二根明柱支撑卷棚式屋顶。后台台身立有四角立柱,两面围廊与前台连成一体。前后台之间设上下场门,中间以木板隔开,上悬“水镜台”横匾。台基高出地面1.3米,前沿排列六十公分高的石望柱,嵌入石勾栏,将前后台成围一周,使整个建筑浑然一体。
圣母殿前的鱼沼飞梁,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立交桥。据说和圣母殿同时期修建,最早见于郦道元《水经注》。桥面呈十字形,东西平坦,南北下折,如鸟展开双翅,飞翔于鱼沼之上。梁思成说:“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从形制来看,鱼沼飞梁,是桥梁的复合体建筑。
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圣母殿。仅古木掩映中的一角飞檐,就吸引了梁思成林徽音夫妇,他们在此滞留考察,发现了建筑上的“营造法式”的孤本。圣母殿大殿作重檐歇山顶,通高19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布局,近似方形。四周围廊,前廊深两间,廊下异常宽阔。大殿是“副阶周匝”的做法,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最早的实例。殿堂梁架是中国现存古代建筑中惟一符合《营造法式》殿堂式构架形式的孤例。大殿周围的柱子均向内微微倾斜,形成侧角,从平柱到角柱逐渐升高,造成升起,使屋檐曲线弧度显著,打破建筑轮廓僵直的格调,增强了建筑造型的艺术美和稳固力。殿顶覆盖黄绿色琉璃剪边,屋脊上装饰各种动物走兽。廊下高悬的楹联匾额,古香四溢。大殿前廊柱上雕饰有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龙,豪放、古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张爪,一千多年过去,鳞甲须髯,却仍跃跃欲飞,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及工艺的精巧。殿内没有一根柱子,大殿显得空阔明亮,这不但增加了圣母的威严,而且为设置塑像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主像圣母邑姜,高2.28米,头戴凤冠,身穿蟒袍,霞被珠璎,凝神端坐于中央,一副主人贵妇的仪表气质。42尊宫女分立左右两旁,排列有序。形神各异,却都含蓄内敛。晋祠侍女像是“中国古代雕塑的杰出作品”。
圣母殿修建于宋仁宗年间,殿内供奉的是姜太公的女儿,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遍观天下殿堂庙宇,为母亲塑像建庙的并不多见。宋仁宗是公认的最孝顺的皇帝,他的生母李辰妃早逝,由皇后刘娥抚养长大。民间有《狸猫换太子》的戏曲小说,其中的太子就是宋仁宗。关于这段历史,民间有民间的说法,史书有史书的记载。虽有不同,但却都肯定了宋仁宗的仁慈孝顺。这座圣母殿,或许是宋仁宗表达对母亲的感念,后人也借这座庙宇来追念母亲的功业,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和教导之情。至于这位母亲是生母李妃,还是嫡母刘娥,恐怕只有宋仁宗心里清楚。
在晋祠北部,依悬瓮山势,修建了许多楼阁。朝阳洞,云陶洞,前面是飞檐殿阁,后面洞窟深入,名为洞,实是洞与阁的完美组合。
晋祠南门里面,有一座老爷阁,孤立于水流之上,却仍不失雄伟气象。楼阁下部是砖石结构的城墙建筑,东西南北门洞相互交连,交连中心,弧形顶端聚于一点,奇巧非常。城楼上重檐飞阁,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三层楼阁结构。阁旁并没有说明,大概也是现代人的手笔,这是今人对晋祠复式建筑的继承和发扬广大。
简约是一种美,繁复也是一种美,这是毋庸置疑的。
三
晋祠楼阁亭榭奇异,横越千秋,独领一段风骚。在惊叹晋祠建筑的同时,我更惊叹于隐藏于这座千年园林之中的晋祠文化的厚重。三千年历史,会积累多少故事?留下多少传说?凝聚着人们多少勇气与智慧?
在周成王“剪桐封弟”的历史开始之前,悬瓮山就高耸如斯。关于山,关于树,关于泉水,就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难老泉是晋阳第一泉,也是晋水的源头。关于难老泉,就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传说在晋祠北边二十里地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姑娘,嫁到了古唐村。她每天都要去很远的地方担水。一天只能担一趟。她的婆婆又有一种怪脾气,只喝身前一桶的水。有一天,柳氏在担水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牵马的老人,人困马乏。老人请求用她担的水饮马。柳氏没有犹豫,就把后一桶水送给了他。可是马仿佛渴极了,喝完后前一桶水,又喝了后一桶水。再担一趟吧,可是天色将晚,已经来不及了;不担吧,挑着空桶回家,一定要挨婆婆的辱骂。正在柳氏不知所措的时候,老人给了柳氏一根马鞭,叫她带回家去,只要把马鞭在瓮里抽一下,水就会自然涌出。
柳氏回到家,在瓮里一试,果然应验。婆婆见柳氏很长时间也不担水,可是瓮里却总是满满的,她很奇怪,叫小姑去看,发现了抽鞭的秘密。有一天,柳氏回娘家,小姑拿马鞭在瓮里乱抽一阵,水喷涌不止。小姑慌了,立刻跑到金胜村找柳氏。柳氏正梳头,没等梳完,就急忙把一绺头发往嘴里一咬,跑回古唐村,一下就坐在瓮上。从此,水从柳氏身下源源不断地流出,流了千年万年,这就是“难老泉”。
这故事就叫“饮马抽鞭,柳氏坐瓮”。晋祠背后的山叫悬瓮山,《山海经》里说:“悬瓮之山,晋水出焉。”说的就是这水。泉水澄清碧绿,泻玉泼翠。李白题诗说:“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写翠娥。”这道泉水,和鱼沼泉、善利泉,汇成晋水南北两渠,灌溉三万亩农田。范仲淹游晋祠曾赞美说:“千家灌禾稻,满目江南田。”
从“难老泉”向前走几步,有石洞,名为许由洗耳洞。有水潭叫“不系舟”。水潭中间是“中流砥柱”张郎塔,这里也有一个惊心动魄的传说。
几百年前,南北两渠的农民,经常为争水互斗。后来官府说要“调解”纠纷,就在潭边支一口滚沸的油锅,锅里放十枚铜钱,说:哪方有人从锅里取出几枚铜钱,以后就分几分水量,判定之后,永免争执。从北渠的人群里,走出了一个青年,他伸手从油锅里取出了七枚铜钱,于是北渠的农民就永远得七分水量。可是那青年受烫伤过重,当场死去了!
青年姓张,是晋祠山边花塔村人,人们称他为张郎。北渠的群众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尸骨埋在了“中流砥柱”下面。为了分水,在砥柱东面筑了一道石堤,在堤腰凿了十孔圆洞,南三北七。在东堤又筑了一道人字堰,作为南北两渠的分水岭。
难老泉泉水澄澈,中流砥柱三七分水,水流千年不息,润泽晋阳大地。无论是女子的善良,还是青年的担当,都散发着人性美的光辉,都彰显中国人代代传扬的美好品德。
四
成为名胜古迹,自然少不了文人的加持。楼阁亭台的名称便是一例。
难老泉,撷取《诗经·鲁颂·泮水》中的“既饮旨酒,永锡难老”,被命名为“难老泉”。这首诗是歌颂鲁王的。“锡”通“赐”,是说喝了这赏赐的酒,就会长生不老,万寿无疆。善利亭,则取自老子之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在赞扬水的品性。对越坊,对越”二字出自《诗经·周颂·清庙》中:“秉文之德,对越在天”,“对”为报答,“越”为宣扬,意为报答宣扬祖先的高尚功德。云陶洞,取自唐代诗人崔曙的句子“三晋云山皆北向,陶然共醉菊花杯”。明末清初,傅山曾在此隐居,作《宿云陶洞诗》:“雾柳霾花老眼憎,云陶隐睡拔鸡鸣。晋祠三日无吟兴,只忆观澜智勇生。”并书“云陶”二字,悬于洞门额上。后常有道士在此煮茶待客,茶烟云霞徐徐生起,成为晋祠内八景之一“石洞茶烟”。读书台,又称伴桐亭,相传北齐宰相杨愔少年时在此读书。
晋祠中的唐碑亭,就是“贞观宝翰”亭。亭内陈列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晋祠之铭并序”。全碑1200多宇,书法行草,骨骼雄健,笔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书法神韵,是书法艺术的珍品。
水镜台上部所悬匾额“三晋名泉”,是清康熙武举杨廷翰所书,书体清秀,笔力遒劲;而清代补建的卷棚上悬挂的正额“水镜台”,是清乾隆翰林、名书法家、晋祠人杨二酉所题,以秀丽著称,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巧的是,杨二酉是杨廷翰之侄,伯父与侄儿,一武一文,各题名匾,一前一后,同悬于水镜台上,为这座戏台增色许多。
还有待风轩、子桥祠,更有关羽庙、静怡园、智伯渠,这些众多景观有关的人物、故事、诗文,数不清的楼阁、匾额、楹联,把晋祠奉上文化的殿堂,使晋祠成为一座千年不朽的文化丰碑。
楼阁,亭台,碑亭,在古树掩映之间,散发着历史的馨香,文化的光泽。或许是我的偏爱,晋祠美在山水,美在楼阁,更美在文化的深厚。[1]
作者简介
郑剑,中学教师,陕西省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