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羊安满族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羊安满族乡位于兴城市东部,距市区7千米。辖刘八斗、龙王咀子、白铁、芹菜沟、阎屯、辛庄、大王屯、柳蒿、羊安、望宝、十八家子11个行政村。秦沈高速铁路、G1京哈高速公路、兴(城)三(道沟)公路过境。

历史沿革

1958年设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6年改羊安满族乡。1996年,面积68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辖羊安、龙王嘴子、上沟、白铁、河东、 原图链接 十八家子、辛庄、大王屯、佟屯、刘八斗、郭家山子、望宝、西岭、阎屯、芹菜沟、柳蒿16个行政村。2002年,乡政府驻大王屯,人口2.11万人,面积68.17平方千米,辖羊安、龙王咀子、上沟、白铁、河东、十八家子、辛庄、大王庄、佟屯、刘八斗、郭家山子、望宝、西岭、阎屯、芹菜沟、柳蒿16个行政村。

羊安村简介

羊安村即今羊安乡本街,位于兴城市宁远卫城西十二华里,因明代军队在此地屯兵,并构筑城堡,时名为杨安堡,后简化为羊安。

羊安堡城与边墙,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

羊安堡城,在宁远卫城西十二华里。原址在兴城通往芹菜沟大道东侧,略高于平地。位置羊安屯中间,开南门,周长五百米,乾隆中期已毁做民房,百姓常以“城里头”“城后头”称谓居住地。当地亦有姓氏区别,如城后“周”、城里“周”。此堡城驻民兵97人,身穿皮甲。据传,明时在宁远城西河边上,有专人制皮甲后称该地为皮甲屯(现属刘八斗村)。当时其它城堡由军队驻防,一般为108左右,穿铁甲。 在羊安堡屯和边西屯之间,很早就有边墙,有土夯筑的、亦有石头垒就的,水沟处栽满柳树,作为柳边墙。为交通方便,清后期被村民扒出豁口,作为来往通道。在解放前,边墙尚非常明显,有百米长,墙体最高处达三米。现仅存痕迹罢了。但台山烽火台(位于羊安村西)尚在。

据史料记载:明英宗正统二年(1437),为防止兀良哈部对三卫的袭扰,修建辽西边墙1300里,西自山海关城于峪,东至开原平顶山。正统七年(1442)右佥都御使王翱提督辽东军务,王采纳辽东指挥使毕恭的建议,筑辽西边墙,以防兀良哈。时逢建洲卫女真迁往苏子河,明军恐其骚扰,于翌年修城堡和边墙。清时,为保护“龙兴圣地”,曾修补加固。

羊安乡

羊安满族乡位于辽宁省兴城市东部,北部隔兴城西河与白塔乡相望,西与红崖子镇相连,南邻曹庄镇,东与宁远街道毗邻,辖区东部已经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驻地距市中心7千米。辖区总面积80平方公里,有耕地3.5万亩,人口2.16万,截止到2005年底,该乡人均纯收入已达3000元。下辖刘八斗、龙王咀子、白铁、芹菜沟、阎屯、辛庄、大王屯、柳蒿、羊安、望宝、十八家子11个行政村。秦沈高速铁路、G1京哈高速公路、县道兴西线公路过境。境内的大红门商贸物流城是辽西最大的商贸批发中心。[1]

乡情概括

羊安满族乡位于辽宁省兴城市东部,北部隔兴城西河白塔乡相望,西与红崖子镇相连,南邻曹庄镇 ,东与宁远街道毗邻,辖区东部已经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驻地距市中心7千米。辖区总面积80平方公里,有耕地3.5万亩,人口2.16万,截止到2005年底,该乡人均纯收入已达3000元。下辖刘八斗、龙王咀子、白铁、芹菜沟、阎屯、辛庄、大王屯、柳蒿、羊安、望宝、十八家子11个行政村。秦沈高速铁路、G1京哈高速公路、县道兴西线公路过境。境内的大红门商贸物流城是辽西最大的商贸批发中心。[2]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