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罗教,又称无为教、大乘教,中国明清两代流行的民间宗教教派,明代中期由军人罗清创立,以《苦功悟道卷》等“五部六册”为主要经书,主张寻求人心本性的觉悟,反对外在的宗教仪式或造像,适合在家修行,信众以运河水手为主要基础,会堂遍布大江南北,各自为政,信徒诵经、食素,作风平和。在民间,罗清被称为“罗祖”,地位崇高,罗教也常被民众视为佛教的一支,信徒众多,分成多个派系,往往与白莲教并称,在山东一度威胁正统佛教的地位,在清代多次受官府取缔,被指斥为邪教,支派流衍成长生教、青莲教、真空教、斋教等多个教派。
创立说明
罗教由山东崂山下的即墨县人罗清创立。罗清出身军户[1],是漕运运粮军人,曾在北京西北方的密云卫服兵役,皈依佛教,退伍后苦求佛理13载,自认悟道于1482年,1509年67岁时终于著书阐释佛法,得到宦官的援助,在漕运船民中传教,也得到大宁和兰风等僧人支持。相传罗清一度在浙江传教,共布教18年。其后大宁在江西传布罗教,弟子甚多,盛行各地;兰风自称已经达到觉悟的境界,晚年住在苏州天池山传道。
经书及教义
罗教主要经典是罗祖所写的五部书,称五部六册,题为宝卷,于1509年刊印,多处引用《金刚科仪》,充斥《金刚经》和《华严经》的词语,弥漫著空论意识。当中没有无生老母,较少涉及道教名词,也不太著重救主弥勒佛 。五部经书名目如下:
- 《苦功悟道卷》:罗清的精神自传,自述曾拜见明师,请教如何修行,念佛多年,明白“彼国”只是幻想,研究《金刚科仪》3年,亦未能参透,最后终于觉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找到脱离轮回的方法;人人心中都有悟道的能力。
- 《叹世无为卷》:指出佛创造并主宰世间万物,感叹生命转瞬即逝,哀叹人生的苦难,告诫有罪者终将受到惩罚,呼吁人们悔过,承诺信教者将获永恒的救赎。即使在世间行善,最多只得轮回善道、投生显贵,但仍然是沉沦。劝人斋戒,遵行仪轨,但不应依照世俗的仪式,最重要是个人的觉悟。
- 《破邪卷》二册:全名《破邪显证钥匙卷》,经中谴责念佛、受戒、禅定、造像、布施、苦行和出家等一般佛教修行,这些修行都是“外相”,不如精神上的觉悟。
- 《正信宝卷》:全名《正信除疑无修证自在宝卷》,驳斥佛教一般的仪轨和布施,强调正信和斋戒,引入新神祇“无极圣祖”,无极圣祖创造万物,可能是指“过去佛”。经文批评参拜佛像是执著色相,也批判道教和白莲教的修行方式。唯有靠顿悟的工夫,才能达到“空”绝对自由的境界。
- 《泰山宝卷》:全名《巍巍不动泰山深根结果宝卷》,指出人性及其本来面目是万物之源,是最深层次的自我,永劫长存,真性先于万事万物而存在,批评世人缺乏信仰、哄师欺祖、毁谤佛法;天地的本源是虚空的,修心才能上通本源。
罗教致力于单纯虔敬,行善积德,教义综合禅宗与净土宗,强调净土即人心中的佛性。他批评对经典和偶像等外在物品的崇拜,将禅宗通俗化,强调人心是一切的根源,等同于真空,即万事万物的本质。所有人都有佛性,唯一目标是寻求佛性而获得觉悟。他反驳一般的礼拜方式,认为那是“有为法”,专注于外在、表象的东西,他则主张向内探求,方法是无为,故教派又称无为教。罗清批评白莲教,也不提及白莲教崇拜的无生老母。罗教为不识字的一切众生,提供最简明扼要的成佛方法,开辟修道的新路径,不必避入寺庙潜修,而适合在家居士修行,让一般人不用拘泥于佛教戒律,在家修行也可以顿悟,并得到信佛的好处,可说是临济禅的民间版,没有邪教元素。
参考文献
- ↑ 中村元等. 《中国佛教发展史》. 余万居译. 台北: 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82. ISBN 9576650402 (中文(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