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big>''' |- |<center>…”)
 
 
行 22: 行 22:
 
|}
 
|}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是宋朝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作品之一。
+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是[[ 宋朝]][[ 文学家]] [[ 书法家]] [[ 画家]][[苏轼]]的作品之一。
  
[[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ref>[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3b99a16ff2dd.aspx 苏轼]古诗文网</ref>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ref>[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3b99a16ff2dd.aspx 苏轼]古诗文网</ref>

於 2023年4月7日 (五) 23:11 的最新修訂

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來自 古詩文網 的圖片

作品名稱: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蘇軾

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宋朝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的作品之一。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1]

正文

父老何自來,花枝裊長紅。 洗盞拜馬前,請壽使君公。 前年無使君,魚鱉化兒童。 舉鞭謝父老,正坐使君窮。 窮人命分惡,所向招災凶。 水來非吾過,去亦非吾功。

古汴從西來,迎我向南京。 東流入淮泗,送我東南行。 暫別復還見,依然有餘情。 春雨漲微波,一夜到彭城。 過我黃樓下,朱欄照飛*。 可憐洪上石,誰聽月中聲。

前年過南京,麥老櫻桃熟。 今來舊遊處,櫻麥半黃綠。 歲月如宿昔,人事幾反覆。 青衫老從事,從穩生髀肉。 聯翩閱三守,迎送如轉轂。 歸耕何時決,田舍我已卜。

卜田向何許,石佛山南路。 下有爾家川,千畦種粳稌。 山泉宅龍蜃,平地走膏乳。 異時畝一金,近欲為逃戶。 逝將解簪紱,賣劍買近具。 故山豈不懷,廢宅生蒿穭。 便恐桐鄉人,長祠仲卿墓。[2]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漢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詞人、詩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3]

嘉祐進士。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元祐元年(1086)復出,任翰林學士,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赦還,次年病死常州,追溢文忠。與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蘇軾於元豐二年(1079)出知湖州,在此前曾:三次到湖州。因反對王安石新法,出知湖州僅三月,即因作詩「謗訕朝廷」(著名的「烏台詩案」)被拘至京師下獄。晚年被貶惠州、儋州,病逝於常州。後追贈太師,諡號「文忠」。[4]

蘇軾是一位通才,在詩、詞、文、書畫方面都是開派的人物,他的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他的詩和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詞和辛棄疾並稱「蘇辛」;蘇軾在詞方面開了豪放一派。工書畫,為—代大師,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著述甚豐,有《東坡七集》、《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他的畫開創了湖州畫派。[5][6]

參考資料

  1. 蘇軾古詩文網
  2. 「蘇軾」詩詞全集 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詩詞名句網
  3. 蘇軾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資訊網
  4. 家風誦讀丨蘇東坡——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威海市市直機關黨建網
  5. 吳興歷史名人——蘇軾吳興人民政府網
  6. 蘇東坡大餘人民政府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