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社會經濟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羅馬帝國社會經濟史》,古代羅馬帝國社會經濟狀況研究論著。羅斯托夫采夫著。1926年刊行英文版。1930年被譯為德文出版,1932年又被譯為意大利文出版。1957年牛津克拉倫登出版社又出版了英文第2版,由第1版的一卷本,擴充為兩卷,第1卷正文,第2卷注釋。馬雍、厲以寧將本書第1卷譯為中文,1986年商務印書館作為「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之一出版。
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正文部分12章,按時間順序敘述意大利內戰,奧古斯都王朝及其繼承者尤留斯氏和克勞迪亞斯氏時期的經濟狀況,弗拉維攸斯氏和安東尼努斯氏時期的經濟政策、城市和工商業發展、農村經濟,武力專制時期羅馬帝國的社會經濟狀況,混戰時期經濟概況。最後1章即第12章論述「東方式的獨裁政體和古代文明衰落的問題」。其中第4章至第11章講公元2至3世紀羅馬帝國幾個時期經濟狀況,是本書的重點。本書應用西方歷史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用大量碑銘、錢幣、建築遺址、器皿、葦紙卷等文物為依據,概述了羅馬帝國時期意大利和外省的社會經濟狀況。對於羅馬帝國的興衰更有獨到見解。認為,羅馬帝國的興盛是以城市資產者的興旺為基礎的,城市工商業和自耕農的經營使帝國得到充裕的財政收入和農產品供應,帝國從而興盛;但後來,統治者改變了統治政策,壓榨城市工商業者和農村自耕農,使帝國失去了經濟基礎,終至崩潰。這一看法,在西方史學界備受重視。本書還有一大特點,就是作者把研究近、現代經濟史中慣用的術語如「資產階級」、「無產階級」等寫入羅馬帝國經濟史書中,這給讀者一種清新之感,但也帶來了一些非議。另外,本書所用的豐富的史料,受到學術界推崇。
作者簡介
M.羅斯托夫采夫(M.Rostovtzeff 1870—1952),美國學者。生於俄國基輔,曾在基輔大學和聖彼得堡大學學習,1901年獲博士學位,1917年任聖彼得堡大學教授,1920年移居美國,先後擔任威斯康星大學、耶魯大學教授。著作還有《希臘化世界的社會經濟史》等。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相關信息
1.本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
2.本辭典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
3.本辭典收書以專著為主,少數是全集、選集,以及在科學上有開創性的論文[2],公認的有很高價值的單篇文學作品。
視頻
羅馬帝國社會經濟史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文獻的概念,豆丁網,2008-11-13
- ↑ 著作與論文的優勢對比,新浪博客,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