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罗老航天中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罗老航天中心韩国第一个航天发射场,位于全罗南道高兴郡罗老群岛,隶属于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

中心介绍

罗老航天中心位于首尔南方485公里的地方。罗老航天中心拥有一个发射台、控制塔、火箭装配和测试设施、卫星控制测试及组装设施、媒体中心、电力站、太空体验馆及着陆场。

首次发射

2009年8月25日下午,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搭载着本国生产的科学技术卫星在本土罗老宇航中心发射升空。由于星箭未能按计划分离,卫星未进入预定轨道[1]。韩国专家认为,这次发射应视为“成功一半”,因为尽管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但火箭一切功能正常。

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次官金重贤在罗老宇航中心举行的记者发布会上说,发射状况管理委员会在中午的会议上对气象条件和空间冲突的可能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估,作出了按计划于17时发射的决定。他说,“目前宇航中心的气象条件十分令人满意”,“对发射没有任何影响”。

15时开始,工作人员再次把燃料氧化剂填装进火箭。在预定发射时间前16分钟(16时44分)时,最终确定是否启动自动发射程序。

在19日下午的发射过程中,距离预定发射时间仅约8分钟的时候,火箭测压软件出现异常导致发射程序自动中止。此后,韩国和俄罗斯两国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检查和修复。金重贤表示:“根据目前对所有数据的分析,我们有信心进行发射。”

17时,“罗老”号按计划成功点火升空。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和韩国航天研究所说,一级火箭和二级火箭按计划分离,卫星在火箭发射540秒后与火箭分离。

卫星未入正轨

25日晚些时候,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长官安秉万在宇航中心的记者会上说:“发射后一级引擎和二级固体燃料引擎启动正常,卫星也正常分离,但未能按原计划进入目标轨道。”

根据宇航中心公布的信息,二级火箭与卫星本应在离地9分钟后的306公里高空进行分离,但实际分离高度为342公里,导致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韩国科学技术院官员说,“罗老”号搭载卫星的整流罩有一侧未能打开,二级固体燃料引擎的速度也未达到设计要求。此前在“罗老”号升空后,宇航中心曾宣布,“罗老”号在升空3分35秒时成功打开了两侧的整流罩。

安秉万说,为查明准确原因,韩国打算与俄方组成联合委员会展开调查。此外,韩国政府也将自行展开调查,并在查明原因后立即公布结果。

卫星本身没有推进器。韩国航天研究所专家在努力跟踪卫星位置,但拒绝透露他们是否已与卫星取得联系。 韩国总统李明博在获悉发射结果后说,“罗老”号的发射取得了一半的成功。“我们应该更加奋发努力,一定要实现宇宙强国之梦”。

发射一举多得

韩国先前发射过10颗卫星,运载工具皆为外国制造,发射地点也在境外[2]。韩国航天研究所所长李柱镇接受韩联社采访时说,先前依靠外国火箭发射卫星,使韩国不能根据本国需求确定发射时间。类似限制增加了韩国的花费,还容易使秘密技术落入外国人之手。

这次发射为韩国研发自己的火箭提供了经验。航天研究所前所长蔡渊锡(音译)说,通过这一项目,韩国已具备自己制造火箭的大部分能力。如果资金充足,韩国能在2018年前发射本国制造的“韩国航天运载器二号”。 据介绍,二级火箭和科学技术卫星由韩国设计制造;发射台蓝图由俄方提供,但韩国在建造时作了修改。

另一些韩国航天专家认为,航天领域的独立性能推动本国企业发展。因为这一发射项目,某些韩国企业在焊接、数据处理及光学等领域已经取得进步。 韩联社说,通过自己制造并发射卫星,韩国除能节省资金外,还能加强国防能力。

视频

罗老航天中心 相关视频

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发射升空
韩国:罗老号 韩国首枚运载火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