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编木拱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征讨日尔曼人的罗马皇帝、天才军事工程师达芬奇、偷渡加州的日本船匠、中国宋代狱卒和《清明上河图》的绘者、闽浙山民、挪威木匠、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师……他们之间会有什么样的交集?——在这本特殊的“侦探故事集”中,他们“想”到了一起。

编木拱桥,一种奇特、罕见的桥梁形式,却又不断闪现在人类历史的各个时间、不同角落。它的“普世的独特性”,是一把理解人类建筑文明的钥匙。

这是一部严肃的建筑史学专著,亦是一程妙趣横生的“寻宝之旅”。作者历时十二载,入深山渡重洋、挥斧子扛木头,涉猎多语种文献古籍,穷极各种学术手段,去寻找编木拱桥的答案。

本书聚焦于“编木拱桥”,一种用木材交织起拱的结构形式、在人类历史上罕见而非凡的桥梁建筑。尽管特异,编木拱桥广泛存在于不同建筑文明、历史时期中,并在各个文化语境中被视为独创或特例。这种“普世的独特性”,使它成为人类文明中的一种奇特的建筑现象。

本书将探讨来自不同时间与空间的编木拱桥,讲述它们的故事与历史。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上下两篇设计为五个独立的“故事”链环,分别涉及意大利、日本、中国宋代和明清以降的桥梁案例或学术史。笔者化身为一位“侦探”,引导读者观察各异的桥梁案例、解读不同的匠师头脑、体验不同的文化历史。每一段时空叙事都是独立的,围绕着相同的内核:它们如何诞生于世?又因何等的原由、以何等的姿态生长于各自的文化土壤中?而在结论篇,五个独立的链节将终于聚合在一起,“召唤神龙”。

以编木拱桥作为一条引路的红线,我们将深入踏足于多种不同文化的腹地,观览众多通常的“旅行指南”不会提及的异常景观。当我们将在所有这些从不同的目的地发掘的宝藏展放在一起,它们魔法般地构成了一幅更为宏伟的视图:一张以构造思维为核心的人类历史地图、一部特殊的技术史与社会史。


作者简介

刘妍,建筑历史学者,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考古学专业工学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工学硕士、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学学士。著有专著Woven Arch Bridge: Histories of Constructional Thoughts(Routledge,2021)。现执教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原文摘录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没有直接的技术传播的情况下,仅以游戏式编木拱桥概念的启发,编木拱桥的每一次被重新“发明”,都一定存在着形式与构造上的差异,深刻烙印着当地环境、历史的影响,因之应被视为一次全新的技术演化。正如我们看到的,闽浙的木拱桥与汴水虹桥、与中国西北以及中南地区的编木拱案例(详见第92~94页),有着鲜明的形式和构造差异。这正是因为每一次木拱桥的被“发明”,这颗种子的发芽,都要从本地的地理、历史、社会环境中吸取营养,从而生长出(有可能全然)不同的形貌。技术史的起源问题,从来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现身,而一定是本地经济史与文化史的一个组成单元。 在现代结构学中,“梁”和“拱”是一组对立的概念,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结构内力模式。梁是受弯构件,通过内部产生弯矩和剪力来传递外力,轴力可以忽略不计。受弯的本质是材料的一侧受压一侧受拉。而拱结构的本质是受压构件,以压应力作为轴力来传递外力。理想的拱结构通过合理的拱轴线设计,可令结构中仅存有压应力而不存在拉应力,因此亦无弯矩。 此外,拱结构会对外产生侧推力,即在拱脚与地面的接触位置,会对地面形成外向的推力,拱脚处需要足够牢固的基台,提供与之相反的内推力,拱身砌体才不会坍塌。当拱高度下降时,其推力也会增大,亦会需要更强大的反向推力作支撑。

书评

(如果)我来定位:

本书是以作者的博士论文为基础扩展而成,以“编木拱桥”为研究对象的一本结构科学(桥梁史)-技术史(建造史)和人类学-社会学交叉的一部著作。也因此本书最突出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即在于原本在技术史的范畴的一种历史上特有的桥梁类型的研究被作者在扎实的“建筑考古学”的基础上,结合了丰厚的文献,通过对宏观历史到微观家族,以至匠作体系的回溯,呈现出背后的“文化”价值,相信读过的人都会被这样看起来仅仅是一座桥背后所具备的文化/历史/地方/遗产意义所震撼。

(如果)我来理解:

不同于社会科学研究常用的套路:首先构造出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可能建立在一系列经典理论之上,比如x柯、x伏尔、x图尔,会详细argue出为什么这样,以及这样的意义等等所有严密的逻辑条件;随后是几个案例或者是一个主题的几个部分或者分类的几个项目,这几个案例(部分/项目)的写作会相对严密的置于预先构造出的框架之下;最后得出结论。

写作结构/内容角度,本书的作者直接呈现了四个案例(实际上也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1. 凯撒(第一章一);达芬奇(第一章二);2. 日本圆月桥(第二章);3. 虹桥(第三章);4. 闽浙编木拱桥(第四到八章)。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未能明确的证明凯撒和达芬奇桥之间的联系,就如同虹桥和闽浙编木拱桥之间并无明确的联系一样,那么应该算是俩案例。此外,虹桥一章虽然且算案例,但实际是一部中国木拱桥学术史的回顾,甚至可以理解成中国木拱桥史学史。此外的此外,诚如本书的书名,这四个案例通过明确的详略明示了本书的主体,闽浙编木拱桥是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余的三个案例连带中国木拱桥的学术史回顾都可姑且充作国内学术写作体例中的“文献综述”部分,此功能以外,这三个案例还有趣的将闽浙木拱桥的时间拉长,空间拉大,的确有“云图”的味儿。

方法角度,除了圆月桥、如龙桥考古等章节展现出的“建筑考古学”方法(“细致”且“钝感力”十足的测绘和记录导致了本文好几处推理般的写作段落)外,本文引用了纵贯德文、法文、英文、日文和中文的大量各个时期的出版物、图档以至于族谱等各类文献,作者将它们进行了合理的组织进行了很清晰的写作表达,这部分也称之为“文献考古”。

(如果)我来好奇:

1. 当并置了凯撒-达芬奇-日本-宋代-明清至今的闽浙之后,它们之间的联系和流传自然是每个人都好奇的地方。尽管作者明确的陈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普世的独特性”,然而这个问题也许足够的重要值得更多的论证(考证)和笔墨。普世的独特性足够凝练,但也许读者会有更多的些许的心有不甘?

2. 桥梁所在的区位和选址应也有更多的笔墨,而这部分需要有更丰富的调查和研究,桥梁应该是一个聚落生活和生产网络的一部分,它的位置,结合了各类型的流线和风水以及自然规律的考虑也许足够玩味。

3. 建筑学看传统总有那么些“批判的地域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劣根:如果解决了编木拱桥的部分不足,是否有可能形成更多的编木拱桥的优势?

4. 建筑考古学的方法是什么?

5. 注意到书中部分编木拱桥桥面上存在彩绘颜色,这部分有何讲究?

6. 本书所完成的研究以及写作已然值得敬佩。但与详实的本书主要部分相比,如四个案例的写作,闽浙编木拱桥的文献考古以至于如龙桥的测绘的“建筑考古学”中呈现的丰富的史料和测绘以及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而的推断,本文的结论部分相对薄弱,对四个案例的“普世的独特性”,细分类型,原型的回溯猜想,东西方结构思维的对比等总结看起来略有遗憾(只是对比起来对比起来),具体而言,比如,编木拱桥既然已经不在桁架分类之列,那么对桁架的讨论以及东西方结构思维的对比似乎也并没有存在的必要;

7. 编织对于建筑学而言是个G点,森佩尔!

8. 本书的研究堪称完美,除了从一个精微的对象以小见大到一个辽阔的历史和文化外,对于建筑学当前的研究(建筑学的建筑设计理论、建筑历史理论以及建筑技术理论的极端分裂而言)堪称是一次羞辱,因为本书近乎完美的结合了设计理论、历史以及技术。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