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翅鸭指名亚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绿翅鸭指名亚种 |
中文学名:绿翅鸭指名亚种 拉丁学名:Anas crecca crecc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雁形目 科:鸭科 属:鸭属 种:绿翅鸭 亚 种:绿翅鸭指名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
绿翅鸭指名亚种(学名:Anas crecca crecca)是绿翅鸭的亚种之一。属小型鸭类,体长37厘米,体重约0.5千克。嘴脚均为黑色。雄鸟头至颈部深栗色,头顶两侧从眼开始有一条宽阔的绿色带斑一直延伸至颈侧,尾下覆羽黑色,两侧各有一黄色三角形斑,极为醒目,在水中游泳时,很远即可看见。凭借这些特有的特征,很容易与其他野鸭区别开来。飞翔时,雌雄鸭翅上具有金属光泽的翠绿色翼镜和翼镜前后缘的白边,亦非常醒目。喜集群,特别是迁徙季节和冬季,常集成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活动。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特别是水生植物种子和嫩叶,有时也到附近农田觅食收获后散落在地上的谷粒。也吃螺、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1]
绿翅鸭指名亚种外形特征
绿翅鸭指名亚种 雄性成鸟(繁殖羽):自眼周向后有宽阔的黑褐闪绿的带纹,经耳区而左右相并连于后颈基部;头和颈的余部都是深栗色,仅颏和额基浅黑褐;自上嘴基部至眼下还有狭窄浅棕近白色的纵纹,此纹在眼后延伸约20毫米,介于绿色带斑和栗色部分之间;上背、两肩的大部分及两胁等均为黑白相间的虫蠢状细纹;下背和腰暗褐色,各羽边缘较淡;尾上覆羽黑褐色,羽毛边缘浅棕色;尾羽相同,但褐色稍浅;
外侧肩羽乳白以至淡黄色,外羽片的边缘绒黑色,形成宽阔的块状斑;两翅的表面大都暗褐色,大覆羽具有浅棕色或白色端斑;次级飞羽外侧数枚的外羽片呈绒黑色,内侧数枚的外羽片为金属翠绿色,形成翼镜;最内一枚的外羽片灰白色,也有宽阔的绒黑色边缘;次级飞羽均具有白色或棕白色的狭端。
这样一来,翠绿色的翼镜前后均有白边(前方的白边为大覆羽的端斑),内外侧均为绒黑色,因而特别明显。胸部棕白色,满布以黑色小圆点,下胸较上胸稀少:腹部也是棕白色,下腹微呈暗褐色虫蠢状细斑;中央的尾下覆羽绒黑色,两侧覆羽在前的也是绒黑色,在后的为乳黄色。
雌性成鸟(繁殖羽):头顶和后颈均棕色,满布以黑色粗纹;头和颈的两侧也是这样,但棕色向下渐淡,黑纹变细;颇、喉及前颈均白,而杂以褐色点斑。体躯背面黑褐,各羽具有棕黄色“V”形细斑和棕白色边缘,背以下的“V”形斑较短而不著。两翅与雄性相似,但翼镜较小些;尾羽暗褐,而具白色狭边。下体与雄鸭相似,但两胁和下腹均无虫蠢状细斑,两胁具褐色“V”形粗斑,下腹微杂以淡褐色小圆斑;尾下覆羽白,而具有褐色轴纹。
虹膜淡褐色;嘴黑色、下嘴较淡:跗跖棕褐,爪黑色。
绿翅鸭指名亚种栖息环境
繁殖期主要栖息在开阔、水生植物茂盛且少干扰的中小型湖泊和各种水塘中,非繁殖期栖息在开阔的大型湖泊、江河、河口、港湾、沙洲、沼泽和沿海地带。
绿翅鸭指名亚种生活习性
飞行时,象其他鸭类一样,把头向前直伸出来,整个鸟体形成一个三角形。飞得很有劲,往往横列成直线或“V”字形向前急进。当它们从水面飞起时,有时冲天直上,有时却挥动两翅掠过一段水面后,才从水中升起;降落时,也往往在水面掠过一段距离,而入水中。叫声尖锐,很似“qir-rii”或“kriil”,它们在冬季很少鸣叫。
绿翅鸭南迁最早,9月中旬就迁到长江流域,10月初开始到达广东沿海一带。在长江流域,数量高潮在12月中就已出现,在中国广东常在1-2月间,至3月中旬以后则逐渐北返。在长江中游,绿翅鸭与其他水鸭一样,均集中于大的水域,主要是远离人类活动的广阔、水浅而难以通航的大形湖泊,所以洞庭湖的中心地带是最理想的栖息场所。
至于它的数量,除在野外进行观察外,可从猎人的猎获量大体上反映出来。在洞庭湖和波阳湖,绿翅鸭的数量约占各种鸭总数的15%。在江苏太湖,它也是越冬水鸭中优势种之一,特别是在3-4月间,约占野鸭总数的12.7%。在广东沿海一带,它的数量大大地超过任何种野鸭,在所见的鸭类中,最低限度有1/3以上是这种鸭。绿翅鸭与其他野鸭不同,几乎全天都得见它在稻田取食,早晚比较繁忙,直至夜间有些还停留在水田找吃。
绿翅鸭指名亚种分布范围
分布于古北区的中部和北部,繁殖于中国东北各省及新疆西北部的天山。冬季迁至中国北纬40°以南的大多数非荒漠地区。地区性常见鸟。
绿翅鸭指名亚种种群现状
绿翅鸭指名亚种是中国水鸭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从它们的食性看,冬季主要吃植物性物质,特别是水草、水藻等,无明显益害关系。但当它们在华北一带迁徙过境时,及它们初迁到南方地区的一段时期,正值秋收,常为害庄稼,对收成是很不利的,应及时组织狩猎,化害为利。
绿翅鸭指名亚种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