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a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維生素a |
維生素A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有機化合物,化學式是C20H30O,對熱、酸、鹼穩定,易被氧化,紫外線可促進其氧化破壞。維生素A包括A1及A2,A1即視黃醇。維生素A2即3-脫氫視黃醇,其生理活性為維生素A1的40%。
維生素A有促進生長、繁殖,維持骨骼、上皮組織、視力和粘膜上皮正常分泌等多種生理功能,維生素A及其類似物有阻止癌前期病變的作用。缺乏時表現為生長遲緩、暗適應能力減退而形成夜盲症。由於表皮和粘膜上皮細胞乾燥、脫屑、過度角化、淚腺分泌減少,從而發生乾眼病,重者角膜軟化、穿孔而失明。呼吸道上皮細胞角化並失去纖毛,使抵抗力降低易於感染。我國成人維生素A推薦攝入量(RNI)男性為每日800μg視黃醇活性當量,女性為每日700μg視黃醇活性當量。
含維生素A多的食物有禽、畜的肝臟、蛋黃、奶粉,胡蘿蔔素在小腸粘膜內可變為維生素A,紅黃色及深綠色蔬菜,水果中含胡蘿蔔素多。
簡介
維生素A是一種極其重要、極易缺乏的,為人體維持正常代謝和機能所必需的脂溶性維生素,它是由美國科學家Elmer Mc Collum和MArgAret Davis在1912~1914年之間發現的。其實早在1000多年前,中國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公元581~ 682年)在《千金方》中就記載了用動物肝臟可治療夜盲症,而有關巴西土人以魚肝油治療乾眼病、丹麥人以橄欖油治療乾眼病的文獻也有記載。在MArgAret DAvis等人從鱈魚肝臟中提取出一種黃色黏稠液體——維生素A以前,人們並不了解維生素的存在,因此他首先將其命名為「脂溶性A」(A是德文乾眼病「AugendArre」的第一個字母)。隨着陸續有新的為人體所必需的脂溶性物質被科學家發現,到1920年,「脂溶性A」被英國科學家正式命名為維生素A。
維生素A並不是單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列包括視黃醇(retinol)、視黃醛(retinene)、視黃酸(retinoic Acid)、視黃醇乙酸酯(retinyl AcetAte)和視黃醇棕櫚酸酯(retinyl palmitate)等在內的視黃醇的衍生物,它們的分子結構如圖《維生素A的分子結構》所示。維生素A只存在於動物體中,在魚類特別是魚肝油中含量很多。植物中並不含有維生素A,但許多蔬菜和水果卻都含有維生素A原——胡蘿蔔素,它在小腸中可分解為維生素A,其中1分子β-胡蘿蔔素可分解為2分子維生素A,而1分子A-胡蘿蔔素或γ-蘿蔔素只能產生1分子維生素A。
維生素A呈黃色片狀晶體或結晶性粉末,不溶於水和甘油,能溶於醇、醚、烴和鹵代烴等大多數有機溶劑。它的化學性質相對穩定,但暴露於熱、光或空氣中則會被輕易破壞,通常應避光保存。維生素A的主體——視黃醇的化學名稱為全反式3,7-二甲基-9-(2,6,6-三甲基-1-環己烯基-1)-2,4,6,8-壬四烯-1-醇,其側鏈上有4個共軛雙鍵,理論上有16個幾何異構體,由於立體位阻效應,自然界存在的幾何異構體只有無位阻的全反式體、9-順式體、13-順式體、9,13-雙順式體和有位阻的11-順式體,其中以全反式的生物活性最高。由於維生素A醋酸酯(視黃醇乙酸酯)比維生素A醇(視黃醇)穩定,所以市場上稱為「維生素A」的商品,實際上都是維生素A的醋酸酯,它為淡黃色的油狀液體,冷凍後可固化,幾乎無臭或有微弱魚腥味,但無酸敗味,極易溶於三氯甲烷或酯中,也溶於無水乙醇和植物油,但不溶於丙三醇和水,在空氣中和遇光時不穩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