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约翰·吉布森·佩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报佳音书店 的图片

约翰·吉布森·佩顿(1824年-1907年),外文名:Thomas Cranmer,亦译约翰·巴顿,著名的宣教士,带领瓦努阿图(新赫布里底群岛)上的食人族成为基督徒。

传教士(missionary),亦叫作宣教师宣教士,是坚定地信仰宗教[1],并且远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道者。虽然有些宗教,如日本神道教,很少会到处传播自己的信仰,但是有很多宗教用传教士来扩散它的影响,例如伊斯兰教与基督宗教[2]

人物简介

巴顿出生于苏格兰邓弗里斯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的家人都是长老会的信徒。他父亲以织袜子的微薄收入养家糊口,他11时也辍学帮助父亲补袜子以补贴家用。巴顿后来记录了父亲每天早晚两次带领全家灵修、督促11个子女周日上教会的情形。巴顿从小在家中受到基督教信仰的影响,做好了为主献身的准备。

最初巴顿是在格拉斯哥的城市宣教团工作,他们去贫民窟挨家挨户敲门,与人分享福音。在传福音的过程中,他经常会遭到别人的威胁与攻击,这些经历对他日后向食人族传福音很有帮助。在贫民窟工作了10年之后,他听说南太平洋岛上的居民从未听说过基督并因此在无知中灭亡,于是他决定前往那里传福音。别人向他发出警告,因为20年前,约翰·威廉和詹姆斯·哈里斯这两名宣教士在那里传福音时被食人族吃掉,但巴顿并没有退缩。

1858年4月,巴顿和他的新娘马丽·安(Mary Ann)坐船前往南太平洋,11月在坦纳岛登陆。第二年2月12日,他们的儿子降生。3月3日,他妻子去世。17天后,他们刚降生的儿子(他用自己最亲爱的父亲的名字为孩子命名)也离开了人世。巴顿满含着眼泪,一边求神给他加添力量,一边亲手埋葬了自己的两个亲人。后来他在自传中坦承,在那样的患难中若不是神亲自加添给他力量,他一定会疯,或者因哀伤过度而死。

巴顿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留在了岛上,走过一村又一村,与人分享神在基督里的爱。他一次又一次奇迹般地躲过了别人的谋害;当岛上疾病肆虐甚至夺走了三分之一人口的生命时,他仍幸免于难;当岛上的土著偷走他的食物时,他就逃到岛对面的宣教士基地活了下来;追踪他的人放火焚烧他的小屋、试图杀死他,他却坐船逃脱。

后来,巴顿巡访了澳大利亚和英国,在那里收集善款,召集更多的宣教士。他还娶了第二任妻子玛格丽特·怀特克罗斯(Margaret Whitecross),之后重返新赫布里底。这次他们选择在阿尼瓦岛登陆,这个岛上的人对福音的反应很积极,于是巴顿夫妇就留在岛上,一住就是十几年。他们在那里成立了一间教会,建起多所学校和孤儿院,并着手翻译圣经。

当巴顿年纪渐长,无法继续在丛林里生活时,他又开始了在澳大利亚、英国和北美的巡回布道之旅,试图唤醒更多人宣教的热情。到了巴顿的晚年,他所建立的学校已经培养出300名当地的传道人,这些人后来将福音传遍了新赫布里底的各个岛屿。除了巴顿夫妇的3个孩子(巴顿夫妇共生育了10个孩子),还有24对宣教士夫妇在岛上与他们同工。

参考文献

  1. 宗教与文化.doc,豆丁网,2012-11-01
  2. 基督教的主要圣礼和节日,中国新闻网,201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