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红坊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坊镇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南部,距区政府15千米。辖19个行政村。福三线、龙梅铁路(龙坎铁路)、双永高速、岩永公路过境。[1]

中文名: 红坊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地理位置: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南部

面 积: 92.4平方千米(2017年)

下辖地区: 辖19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南阳

电话区号: 0597

邮政区码: 364013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19.2度,无霜期270天,年降水量1560毫米以上

人口数量: 26883人(2017年)

荣 誉: 2009-2011年度“省级文明村镇”

地理位置

红坊镇位于龙岩市新罗区西南部,全镇总面积92.4平方千米(2017年),山地面积10.65万亩,耕地面积1.28万亩;东与东肖镇为邻、西北与龙门镇相连、南与永定区高陂镇交界。全镇辖19个行政村,总人口26883人(2017年)。红坊镇积极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09-2011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第三届福建省科普先进乡镇,涌现出全国金融系统楷模饶才富、省级劳模廖艳霞等一批全国、全省先进人物。

气候

红坊镇自然条件较好,林木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9.8%,境内有黄岗水库等水利设施,水源充足,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9.2度,无霜期270天,年降水量1560毫米以上,适合农作物生长。

辖区内的东埔村的“牧-沼-果”模式的生态养殖园、“新世纪果场”、南阳村的花卉基地和龙溪邦村的泰华公司蔬菜出口基地是全区高优农业的示范基地,南阳村和东阳村是新罗区优质莲藕的主产地之一。境内煤、石灰石、铁、铅耐火矿、粘土等矿产资源丰富。

交通

红坊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交通便利,福三线、龙梅铁路、双永高速由北至南贯穿全镇,并在红坊设立龙岩南出口,距市区约10公里,境内红炭山组团和红坊集镇组团是龙岩规划区内中心城市外围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沿革

明代属铁石乡表政里黄坊社的船巷、蒋邦、圳背、东埔、南洋等村落。清代至民国初为黄坊社全境。民国18年7月至民国20年2月;民国21年4月至9月,成立黄坊区苏维埃政府,辖黄坑、黄岗、南阳、安康(紫安)、龙溪邦、东阳、东埔、进贝、上洋、下洋乡苏维埃政府。民国22年,属东黄区,辖紫金、黄岗、中原、仙溪4乡。次年属第五区。民国26年3月,属第二区,辖黄岗、紫金、中原、仙游乡联保。次年缩为黄岗、紫金、中溪乡联保。民国30年12月,改设紫岗乡,辖沛国、紫阳、平洋、北洋、坎洋、倒流、南民、南中、南洋、盂民、安康保;中溪乡辖西洋、东埔、荣阳、进贝、东贝、上洋、世兴、田心、下洋、志兴保。民国33年后,合称紫岗乡,辖家阳、田心、上洋、安康、西洋、进贝、东埔、南民、南阳、岩埜(野)、北洋、黄坑、平洋、东阳保、213甲。

1949年11月,属东红区,辖紫金、中原、黄岗、奖邦村。次年2月,设红坊区。1955年增设黄民乡,计5乡。1956年初属红湖区,后属附城区。1957年改设红坊乡,辖中原、紫金、黄岗、上洋、田心村。1958年成立红坊公社。1959年初并入东肖公社,设红坊管理区。1960年属城郊公社。1961年从城郊公社分出,恢复红坊公社,辖龙星、悠远、下洋、中联、沛国、白杨、平洋、坎洋、倒流、南阳、赤坑、紫安、东联、星联、和合、紫阳、岭背、西洋、东埔、进贝、上洋、田星、联村23生产大队、154生产小队。1984年7月改设红坊乡。1987年,面积92.11平方千米,总人口2549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936人,辖18村、200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地南洋坝圩,距市区15千米。1988年改镇。

1997年,面积92.3平方千米,人口2.6万,辖下洋、田心、上洋、进贝、东埔、东阳、龙溪邦、紫安、南阳、倒流水、赤坑、岭背、北洋、坎洋、平洋、联合、中联、龙星、板子斜19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南阳。

行政区划

[代码]350802100:~201下洋村 ~202田心村 ~203上洋村 ~204进贝村 ~205龙溪邦村 ~206东埔村 ~207东阳村 ~208紫安村 ~209南阳村 ~210倒流村 ~211赤坑村 ~212岭背村 ~213北洋村 ~214坎洋村 ~215平洋村 ~216联合村 ~217中联村 ~218龙星村 ~219板子斜村

经济概括

红坊镇坚持唱响“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主旋律,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勤政廉政,抓住机遇,锐意创新,充分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积极把握中心城市西移南扩的发展机遇,主动融入我区“一核两翼三大经济体”的发展战略,着重谋划“三篇文章”——建设商贸物流重镇,建设休闲旅游新区,打造生态宜居新城,形成以红田公路、红龙环形公路为纵轴,以福三线为横轴的两纵一横全方位辐射经济带,带动红坊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辖区内有紫金水泥集团、嘉洁燃气、福建煤电集团等60多家企事业单位。2011年规模工业产值20.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4亿元,限额以上商业企业零售额完成1350万元,财政收入完成417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170元,规模以上企业33家。红坊镇将继续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闽粤赣边生态经济强区的大环境中。热烈欢迎一切中外客商在这片热土上,共谋大业,共展宏图。

林下经济

新罗区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林场+基地+农户”的林业经济生产经营发展思路,出台扶持林业产业项目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目前,该区林下种植、养殖、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105.7万亩,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农户达15000多户,2015年1-2月份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4.26亿元。

项目开发

红坊镇继续把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作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主抓手,加大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加强与科研院校、外出乡贤的联系,打造“乡贤回归”品牌。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用足用好“飞地政策”,创新项目开发工作机制,积极争取规模大、辐射强、就业多、利税丰的项目落户园区,项目开发工作成效明显。2012年,全市30个重特大项目中红坊占了7个,总投资173亿,现陆地港、中澳风情园、直升机通航综合服务基地等项目正有序开展,随着项目的不断落成,红坊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视频

红坊镇:打好项目落地攻坚战役 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