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米水(文方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米水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米水》中国当代作家文方清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米水

米水顾名思义用各类米熬制的汤水,今日所说米水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它不用熬制,而是用开水壶直接泡制,它的发明人是我的一位高中女同学。

高一上半学期入冬后不久,一天晚自习看见她从暖壶里倒出像稀米汤一样的开水,感觉很奇怪,问她这是什么开水?文静的她笑着说是米水,禁不住打破沙锅问到底如何制作?她与同桌董娟相视一笑,告知把洗好的大米直接倒进暖壶里焖至半个小时就好了。还给为我倒了一杯,品尝一下口感不错,禁不住为她的“发明创造”伸出了大拇指!

我们是1990年亚运会之前入校的(微山三中),学校坐落于民族抗倭英雄戚继光的诞生地——微山县鲁桥镇。它位于镇子东北侧3里路,紧靠白马河(1)、西临济微路(济宁至微山县夏镇),学生大多来自县北四区(马坡、鲁桥、两城、南阳)。由于离家较远,除驻地鲁桥镇上学生外,大多数住校。

学校成立于1958年8月,原在两城镇东单村(2),后搬至鲁桥。族人文联齐(县农委主任)、文衍秋(市统计局)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这个学校一同走进山东农业大学深造的!

学校校舍非常简陋,教室、宿舍及一切辅助设施全是平房,课桌单桌单椅(自己购买)、宿舍(免费)木质上下铺四处通风。以校大门南北道为界,东侧由南至北依次为教师宿舍、操场(400米跑道)、教室(单排、两幢),西侧由南至北依次为传达室、教师宿舍(单排)、实验室(两排独院)、教室(单排)、女生宿舍(单排独院)、水塘、办公室、教师宿舍(两排),中间有一个南北通向两米宽的过道,过道西侧由南至北依次为饭堂、锅炉房、男生宿舍(三排,靠西墙一排)、教室(单排三个,最东侧靠道边的是我们一、二班教室,依次为一三班、一四班。)、水塘、办公室、教师宿舍(两排),学校四周全部是庄稼地。

第一次离家住校特别想家,何况因临近离京杭大运河穿越而过的“南四湖”最北端的南阳湖、花蚊子特别多,入校前没有想到这一点也没有买蚊帐,整夜咬得无法入眠。室内热的像蒸笼,忍不住拿着凉席到宿舍前面土台子上躺会,锅炉房西南角旱厕臭气扑鼻、闹心的蚊子嗡嗡鸣叫个不停,刚迷瞪一会就被一口咬醒、一个“大红包”,钻心的疼、还不敢挠!只好回到住上铺的宿舍,床西侧同学岳甫雪也没有蚊帐,两人一样遭遇,不停地拍拍打打。东侧同学秦士峰和他表弟刘立伟合用一个蚊帐睡的挺香,半夜醒来看见我与岳甫雪被蚊子咬得“狼狈不堪”,把风油精借给我们抹一抹,还真行!凑合着入睡了,第二天醒来全身多了好几个“大包”,实在太困啦!

入校第一个晚上在花蚊子反复叮咬中度过。第二天因与刘立伟是初中同学,与他表哥秦士峰立刻熟识,三个人挤在一个蚊帐里流着热汗、闻着酸臭味凑合着又熬过了一夜,真是“度夜如年”!心想回家一定给爹娘好好诉诉苦,从小长大哪里遭过这罪呀!第三天晚上因三个人挤在一起睡不踏实,就不再好意思挤在一起“蹭”蚊帐了。临睡之前,到宿舍前自来水池旁劈头盖脸冲了几遍,趁着凉爽劲、涂着“蹭”来的风油精,在花蚊子“狂轰乱炸”中忍受过来,这一次更难过!

事也凑巧,父亲送三舅爷爷到学校办点事,看见父亲心里很高兴简单聊了几句上学的感受,答应回去立刻准备蚊帐。谁知,在教室里通过窗户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不争气的泪水还是哗哗流了下来,真想回家呀!可是为了求学又不得不必须留下来,心里“五味杂陈”!万万没想到好事降临,解决了心中的痛。三班原初中同学范国华(后考入县技校)住在他父亲工作单位(马坡镇教育组),他邀请我陪他回去住,两地相距10里路,骑车不到半个小时,真是“天降甘霖”!接连三天都借住他那里,睡着凉席、吹着电扇,身上“大红包”也慢慢消退。

好不容易熬到周六,下午放学后骑着“泰山”牌大轮自行车(一直保存着,可惜2012年秋季因院墙损毁,家中无人居住被一个收破烂的拿走卖掉了!)飞奔回家。晚间坐在院子里合着皎洁的月光给母亲诉苦,父亲在一旁哈哈大笑,让母亲周日到荆集大集上给我买了一顶蚊帐,才彻底解决被“咬”的痛。周日下午吃过午饭,三点钟离家返校上晚自习,真不想离开温暖的家呀!狠狠心、咬着牙回到学校。

看似短短一个星期,仿佛霎那间成熟起来!有了坚韧、有了毅力,更有了自信!一个星期两次“哭鼻子”虽羞涩,但也是初离家门一个心里适应过程。除后来当兵离家与父亲分别时痛哭过一次,以后不管遇到何种压力、何种磨难,始终挺起胸膛默默坚守、毅然前行!

开学第一个星期基本上没有授课,都是自我介绍、熟悉情况,老师风趣幽默的风采仍历历在目、恍如昨日。《化学》老师体型偏瘦、拖着长音:“我姓周总理的周、名雷锋的锋,想起他们俩你们就会想起我。如果你们将来想过好日子,就请你们报考济宁师专化——学系!……”,《物理》尹明国老师娓娓道来:“我是一位年轻而又年长的老教师,虽然年纪轻但我教龄已经不短啦……”,《科学的人生观》韩兴玲老师是一位素雅端庄的女老师:“欢迎你们到高中学习,经过三年努力将来考入大学深造,那时候你们正风华正茂……”,……。聆听着别具一格的自我介绍,确实耳目一新,深为能到高中学习而感到自豪。

随着各门课程授课学习,老师各具特色的授课方法深深印在脑海。《英语》(兼班主任)马传军老师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英语板书工整流畅;《语文》邵长思老师温文尔雅,上课第一天就要求多读书、多背诵古典唐诗宋词,授课时还经常扩充知识量,令我至今能熟练吟诵《过零丁洋》(文天祥)、《自嘲》(鲁迅)等名篇,受益颇深;《代数》范复强老师不厌其烦讲述论证推理,不管谁向他求教,他都会认真详细讲解直至理解透彻为止;《世界历史》马兰老师为了便于同学们熟练记住国外地名与历史人物名字,采用“歌谣式”方法编排。如讲印度佛教史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名字乔达摩·悉达多,初学比较绕口难以记住,她让我们与打饭联系起来,灵巧打馍(馒头)、稀汤打多一点,印象太深了!后来在一个重要场所有人问佛祖的原名,很多人答不上来,而我信手拈来,引得众人刮目相看!还有《立体几何》周长庚老师、《世界地理》盛保立老师也同样精彩!

诚然经济条件艰苦、学习条件简陋,但同学们面对单调枯燥 “三点一线”(教室、食堂、宿舍)苦行僧式的学习环境,心情舒畅、乐观面对,在认真学习的同时,互相关心、互相帮衬、互相激励。大多数来自农村,经济条件不是太好,主食基本上是自家蒸烙的馒头、煎饼与大饼,早餐、晚餐买一份两毛钱的稀粥或辣汤,中午买一份三、四毛钱一份的菜。甚至,有的喝开水、吃自家腌制的咸菜。为了买一份学习资料,常常节省一个星期或者几个星期的菜钱。

米水发明者仲爱华把自己这项“独门绝技”告诉大家后纷纷效仿,在保证晚餐喝上米汤水的同时,又节约了一份两毛钱的汤水钱。为了调剂口味,大家常把自家带的咸菜放在一块来一桌丰盛的“百家宴”,边吃边聊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其乐融融!其中,刘赟用煮熟黄豆冬瓜腌制的咸菜越嚼越香、津津有味,至今都口有余香。与仲岩、王瑞三人凑钱“互助组”轮流买菜的方法,更保证了仨人中午、晚餐都能吃上新鲜菜肴。那时买馒头需要粮票,平时基本上都从家里自带,除非夏天每周后三天再到食堂买,因为馒头或煎饼天热至多保存三天,否则发霉。有时忘记带粮票(1992年全国统一取消)或带的不够,付玉广、沈宜东、董娟等经常主动把粮票借给同学,解决“填饱肚子”难题!海涛为了改善我的口味,也经常带我到他父亲单位食堂调剂一下,粗茶淡饭不亚于任何珍馐佳肴!

每天晚饭后三三两两、三五一群到白马河堤上散步是常态,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远眺青山润无色、近观轮船踽踽缓步,成为学校一景!与海涛、付玉广、徐洪涛(一班)、秦士峰、刘立伟、范允旺、孙岩、仲岩、王瑞、金鑫、李清涛、岳甫雪等经常溜一圈后、再上晚自习,踏上大堤尽情让河面扑面而来的阵阵轻风舒缓一下紧张的学习,也不亦乐乎!而我与海涛、李清涛、郝艳海(三班)、岳勇(三班)等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挥刺方遒探讨人生的英姿也悄然融进血液,心中长存!

宿舍没有暖气,冬季室温与室外无差别。为了睡个热乎觉,同学之间相互“搭班子”,挤一个被窝、两个被子合盖。临床秦士峰与他表弟刘立伟一伙,我与岳甫雪合伙,效果不错!不过一段时间身上感到经常发痒,绝迹多年的虱子现身了。同学们又唧唧嚷嚷定期花五毛钱全体到镇上洗澡,才彻底与虱子告别!算是生活小插曲,可有一件小事成为笑谈!

起因当年秋季学校发生“红眼病”,因易传播不易控制,很多同学眼睛肿得红红的、睁不开。我放学回家,邻居杨凤莲二奶奶用我洗手的脸盆洗洗手,七十多岁的她立刻被传染眼睛肿得涩涩发疼、流泪不止!秦士峰本来眼睛没事,他偏说为了预防必须涂一点。于是,他把他表弟刘立伟用的眼药水挤了挤、揉了揉,原本为了预防,没想到病的比谁都厉害,两只眼睛红肿透亮、像两个滚圆的大鸡蛋!

晚间熄灯后,别的宿舍经常发生盗窃事件,关键是夜间不锁门,让学校里不学无术、专门欺辱打骂同学的“小混混”有机可乘。有时凌晨醒来,也可听到隔壁一班宿舍里有人打着手电筒翻同学衣裤口袋偷钱,而我们班严格遵守熄灯锁门、夜间去厕所来回锁门的硬性规定,没有发生一起被盗事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个个洋溢着青春的笑脸,一个个始终抱着“翻农门,跃龙门”的朴素志向,只争朝夕刻苦学习!勇当学习标兵的王运强,善于总结梳理的王浩升,恒心苦读的李福军、岳甫雪,书写英语犹如印刷体的宋广台,才华飘逸的仲岩,热心班集体的文迎春、顾士博,笛声悠扬、妙笔生花的杜兴峰,风趣幽默的周广齐,文武双全的范允旺,聪慧手巧的沈宜东,憨厚质朴的杨庆灯,活波开朗的女“三张”:张传美、张华、张永秀,文静淳朴的女“三仲”(仲苏镇、仲爱华、仲崇如)、刘学伟、梁茂菊、王士娟,……。人人为理想播撒汗水、处处为追求付出艰辛,正是平淡无奇中见证着孜孜不断的朝气蓬勃,更见证着不言苦、不放弃的昂扬斗志,绘就了同学们人生旅程中一段求学经历的最美华章!

学习之余,同学们也都积极参加学校团委组织的关爱孤寡老人活动,骑车到两城、鲁桥两个乡镇敬老院为安度晚年的老人打扫卫生、聊天唠嗑,你追我赶、欢声笑语的场面近三十载(28年)清晰如眼前!2012年5月,在南京与仲岩谈起求学往事,津津乐道、感叹不已!

固然由于种种原因,同学们很多没有进入名牌大学深造,但求知欲望与永不懈怠的进取心,勤劳质朴、本分踏实的性格促使每个人在各自生活道路上劳苦奔波、奋发有为!文迎春(鲁桥一中)、张立才(鲁桥一中)、刘燕(马坡一中)、李福军(两城一中)、宋广台(任城区二中)、张伊胜(微山三中)、岳敏等躬耕“杏坛”、教书育人;张海涛(县公安局)、陈步阳(金桥监狱)、孙岩(马坡乡政府)等敬业爱岗、勤勉为公;董娟(任城区芦洼矿)、仲波(汶上宜桥矿)、张永秀(菜园矿)、徐伟(太平矿)等驰骋煤海、点燃“梦想”;王浩升(鲁西南里彦电厂)呵护电力,护航“光明”;沈宜东(会计师)、仲苏振(会计师)等精打细算、理财菁英;侯庆涛(海员)畅游海洋、“一带一路”竟风流;秦士峰、刘星、刘立伟、张传美、刘学伟、仲爱华、仲崇如、梁茂菊、王士娟、顾士博、王辉(王福军)、李清涛等纵横商海、智慧淘金;孙余芳、赵强、王一枫、刘善秋、刘步明…;金鑫(重庆)、范允旺(上海)、董霞(杭州)、张华(潍坊)、周广齐(淄博)、王运强(淄博)、陈康义(北京)、仲岩(南京)、刘赟(保定)、杜兴峰(安徽)等意气风发、异乡建功;郝凤友、杨庆灯、岳甫雪、李广喜等挥汗钢筋丛林、游刃灯火辉煌;付玉广精耕“无影灯”,济宁医学院毕业后分配马坡乡医院造福桑梓,后凭借精湛医疗技艺调到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人送“付一刀”!……(久别遗忘,难免疏漏,恕不能一一详解。)

艰苦奋发氛围易凝聚产生深厚友谊。毕业后,同学们各自为生计、事业闯荡拼搏,虽相距很近但聚少离多,有的经常见面、有的数十载未谋面,一经相聚浓浓同学情瞬间升腾,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情!彼此珍惜、彼此呵护!令人感动不已、唏嘘不已!高二上半学期一个偶然的机会转学到济宁一中就读,挥手暂别、友情依然。1991年转学不久,周日下午骑车返校在市太白楼东侧市邮电局附近汽车站点,听见从公交车里传来喊我的熟悉声音,只见海涛挥舞着右手边喊我、边喊停车。那一天他没有走,我们俩挤在那间十几平小屋的窄窄小床上,敞开心扉谈未来、别离之情难入眠。1992年春季,我到市二中办事,在校门口遇到早已转学该校的秦士峰。他看见我就像久别的亲人,哥俩在二中操场上肩并肩时而大笑、时而沉思。1993年秋季在市老教协回读班(笑称“高四”),又见到很多老同学,相同境遇无需多言,相视一笑攻坚克难、群手相助仰望未来。1994年我参军入伍,因通知书迟发,付玉广、秦士峰、刘星、岳勇等不畏风冷天黑骑车十几里送我远征!1998年秋季,当时在西安工作的金鑫专门邀请我和几个战友到他表哥工作的西安空军大学共进午餐,徜徉古城共叙别离之情,令战友羡慕不已!2012年5月,出差途经南京,在原南京军区机关工作的仲岩正下基层当兵锻炼,专门请假驱车几十里在夫子庙附近请我与同事品尝美味佳肴,很少饮酒的他特地找人陪酒并频频举杯,诤友气度!2013年母亲因病住院需要长期护理,付玉广积极帮助找医生、找医院,帮了大忙、解决了大难题,让因全国“两会”召开不能请假离京的我、焦躁的心舒缓了许多!特别是母亲病逝后,海涛正在上海住院治疗,闻听后,专门打电话拜托其家父送花圈、赠厚礼以寄哀思之情!令我眼圈滚烫、胸口发慌!

乡情、友情、同学情,情景交融、弥足珍贵,丝丝相连、割舍不断!无论飞往何处、居往何地,它都像远飞的风筝一根感情线把我们紧紧相牵,恰如米水一样淡淡清澈甘冽又含着略略粘稠清香!回味无比、醇香无限![1]

作者简介

文方清,笔名青松,山东微山县人,现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委办局工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