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米格-3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米格-3(Микоян и Гуревич МиГ-3)战斗机是苏联在二战中使用的一种单座活塞式拦截机。该机由当时从属于第一国家飞机工厂的米高扬-格列维奇实验设计局设计,设计目标是解决米格-1战斗机测试时所得知的问题;MIG-3设计目标是为了进行高空空战[1],但是苏联战场的特性让它鲜少发挥所长;在二战尚未结束前,MIG-3便因性能不足退役。

开发背景

1939年,苏联空军意识到自己需要下一代单翼战斗机,指示波利卡波夫设计局进行研发,代号波利卡波夫I-200;虽然波利卡波夫本人比较希望使用气冷活塞发动机的I-180战斗机,但I-180原型机折损连连,I-200决定配合开发中的米库林AM-37发动机(输出功率1,450匹马力),预定将有时速670公里的表现,波利卡波夫将新战机配合AM-37发动机重新设计;I-200在1939年设计大致完成,唯一的变数是1939年8月波利卡波夫失去了斯大林宠信,为了在剃除波利卡波夫的同时又不折损飞机设计团队,米高扬与其兄阿纳斯塔斯·伊万诺维奇·米高扬密谋在波利卡波夫于1939年10月至11月与苏联航空工业代表团随行到德国考察时,把他的设计局支解[2]

1939年11月,由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会举行的新型战机讨论会上,阿尔乔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代替出国的波利卡波夫出席会议,提出I-200方案;由于I-200方案在1939年极其诱人(1939年德国最新型号的Bf-109E极速570公里),12月该会议结论上呈斯大林后,斯大林决定将波利卡波夫设计局人力移编给提出方案的米高扬团队,自立为第一实验设计局(OKB-1),OKB-1在1940年变更代号为米格设计局,I-200战斗机也变更代号为MIG-1战机。不过,MIG-1战机在测试时出现了大量缺陷,让主设计师阿尔乔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与米哈伊尔·约瑟福维奇·古列维奇必须进行飞机设计修正,I-200木质模型在1940年在中央空气流体动力学研究院的T-101风洞进行测试修正飞机气动设计,1940年10月29日,I-200四号原型机修改的新型米格机首飞,12月9日,在还没完成测试前航空人民委员会将改良型战机定名为MIG-3,在1940年底前完成20架。MIG-3不同与MIG-1的修改包括:

引擎前移 4 英寸(100 毫米),改善飞机纵向飞行的稳定性。

换用OP-310型引擎散热器

因引擎与散热器位置调整,驾驶座下方得到额外空间增装250升(66美制加仑)的油箱

主翼外缘上反角从5度提高到6度,改善横向稳定性。

左右主翼各增设硬点,可携带共220公斤重的炸弹、或8枚RS-82火箭弹、或喷雾散布装置。

发动机下方增加了一个润滑油箱。

修改增压器进气口形状。

燃料管线外包覆惰性气体,降低燃料遭诱燃的机会。

驾驶座后部增设8毫米厚防护钢板(后期型又增加到9毫米)。

仪表板重新设计,以PBP-1A瞄准具替代PBP-1。

修改座舱罩外型改善驾驶后方视野,增加的座舱后部空间作为增设RSI-1(后期型主要使用RSI-4)无线电预留区。

改良主起落架设计提高强度,起落架主轮尺寸增加为25.5"x 7.87" (650mm x 200mm)。

ShKAS机枪的备弹数增加到750发。

视频

米格-3 相关视频

军事解密:苏米格-3为何会坠机失事?77年未解真相,如今大白天下
纪念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米格-3战斗机飞越新西伯利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