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米哈依尔·罗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米哈依尔·罗姆

米哈依尔·罗姆 全名是米哈依尔·伊里奇·罗姆(1901—1971)苏联电影导演、剧作家,苏联人民艺术家。1939 年加入共产党。1925 年毕业于国立高等艺术—技术学院雕刻系。

1929 年进入电影界任电影编剧,1931 年写了剧本《复仇》与《和我们在一起》(均与人合写)。

1933 年与B·古谢夫及Ц·培利耶夫合写了电影剧本《死亡的传送带》,后来任导演助理。

1934 年他独立导演了第一部影片《羊脂球》(根据莫泊桑同名小说改编,是苏联无声电影时期改编外国作品的成功之作,影片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以后他导演的影片有表现革命斗争的《十三人》(1937)。

1937 至1939年他导演了表现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事迹的两部曲《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由A·卡普勒分别与Д·瓦西里耶夫及T·兹拉托果洛娃合作编剧),在银幕上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导师的形象,既表现了列宁作为革命家的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又表现了他与劳动群众息息相关的亲密联系。这两部影片已成为苏联电影的经典作品,均于1941 年获斯大林奖金。

基本内容苏联导演,生于1901年,卒于1971年。

1934年:《羊脂球》。1937年:《十三人》,《列宁在十月》。1938年:《列宁在一九一八》。1944年:《第217号人》。1948年:《俄罗斯问题》。1952年:《海军上将乌沙科夫》。1956年:《但丁街凶杀案》。1962年:《一年中的九天》。1965年:《普通法西斯》(纪录片)。 [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