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双溪桥
历史沿革
第一代桥
- 宜兰线铁路于1917年动工兴建,工程分别从路线的南(苏澳)、北(八堵)两端向中间施筑。
- 1920年12月10日南段已通车至大里车站,而北段则于1923年10月21日延伸到双溪车站,中间只剩双溪=大里段未完工,该段铁路双溪=贡寮间跨越双溪之处由台湾总督府铁道部分别架设单线的“第一双溪桥”、“第二双溪桥”,由住吉组承包,1924年5月竣工[2],并在同年12月1日随宜兰线全线通车营运[3]而启用。
- 第一代第一双溪桥为3孔上承式钢钣梁桥,每孔跨度60呎(约19公尺)[2],桥台与桥墩以水泥砖(混凝土砖)构筑,桥台背面翼墙则为卵石结构[4]。
- 1980年7月1日起至1986年1月9日止,台铁局进行宜兰线铁路扩建工程时,将第一代第一双溪桥改建为3孔上承式预力混凝土梁桥[5],于1983年竣工[6],次(1984)年7月1日双溪=贡寮=福隆段双轨化完工营运[7]。
第二代桥
- 宜兰线铁路通车营运50馀年后,原有单线铁路承载量达到饱和边缘,且为配合1979年北回线即将全线通车的营运需求,台湾铁路管理局提出宜兰线铁路扩建工程计划[8],实施全线双轨化工程(已完成双线路段者除外),其中双溪=贡寮间的第二代新桥建于第一代桥下游侧,于1983年完工[6],隔(1984)年7月1日双溪=贡寮=福隆段双轨化通车[7]。
- 第二代第一双溪桥与重建后的第一代桥相同,也是3孔上承式预力混凝土梁桥[5],原则做为下行线使用。
电气化
改建工程
周边设施
- 保民殿(仙公庙)
- 孝思堂
相关条目
外部连结
参考文献
- ↑ 双溪生活水岸自行车道,travel.taipei
- ↑ 2.0 2.1 铁道部建设系长 海野斐雄:〈宜兰线建设工事〉,《台湾日日新报》第8818号(宜兰线全通纪念号). 台北市. 1924年11月30日 (日语).
- ↑ 《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第二十六年报 大正十三年度》. 台北市: 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 1925年12月18日,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位典藏: 页63 (日语).
- ↑ 蔡龙保、温文佑、松叶隼、陈家豪. 《铁道技手前畑彦太郎的摄影记录-“建主改从”时期的台湾铁道》. 台北市: 国立台湾博物馆发行. 2021年3月1日初版: 页48、82、83. ISBN 978-986-532-290-8 (Chinese (Taiwan)).
- ↑ 5.0 5.1 台铁宜兰线铁路扩建工程处. 《宜兰线铁路扩建工程资料(第一期)第伍册〈大桥部分〉》. ,出版年不详: 5-08-1、5-09-1〈第一、二双溪桥新建部分〉 (Chinese (Taiwan)).
- ↑ 6.0 6.1 交通部. 中华民国72年《交通年鉴》. 台北市. 1984年12月: 页446 (Chinese (Taiwan)).
- ↑ 7.0 7.1 〈宜兰线(苏澳—八堵)〉,《台湾驿站之旅》网站. 2004~2018年 (Chinese (Taiwan)).
- ↑ 〈发挥北回铁路最大承运效果 宜兰线铁路加铺双轨 交通单位拟提前实施〉,《中国时报》,1979年2月10日,第2版。
- ↑ 杨永仁,〈东北干线再升级:宜兰线电气化〉,《铁道情报》138期,中华民国铁道文化协会,2002年12月号,页11。
- ↑ 〈(1)铁路桥梁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