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第一次利比亚内战

第一次利比亚内战

图片来自pchome

第一次利比亚内战,又称利比亚战争,在利比亚国内常称为“2月17日革命”(ثورة 17 فبراير),是利比亚在2011年发生的武装政变,交战双方为穆阿迈尔·卡达菲领导的政府和反抗卡达菲的势力。受邻国的“阿拉伯之春”浪潮影响,2011年2月15日开始,利比亚国内开始出现和平的反政府示威,但活动遭到政府军的武力镇压。因而引发武装反抗,演变成为内战。

目录

介绍

最初的示威抗议从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开始,并逐渐向全国蔓延,民众要求从1969年就已经上台统治长达42年的革命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上校下台和进行民主变革。反对卡达菲的势力组成“全国过渡委员会”,以推翻卡达菲的独裁统治和建立民主政体为宗旨。2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首项决议,冻结卡达菲资产,并把事件交由国际刑事法院处理。3月初,卡达菲军进攻反对派在东部的据点班加西。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再度通过决议,授权成员国在利比亚设置禁飞区,英法美等国开始武装干涉利比亚

8月,反对派在西部发起进攻,夺取首都的黎波里,“全国过渡委员会”逐渐得到国际和联合国承认。穆阿迈尔·卡达菲一度逃避追捕,直至10月20日在苏尔特被杀。10月23日,“全国过渡委员会”宣告全国解放,战斗结束。然而利比亚随后陷入军阀割据和第二次内战

发生背景

利比亚概述

1969年,仅27岁的穆阿迈尔·卡达菲中尉以自由军官组织发动革命,推翻亲西方的利比亚王国,并在同年9月改为共和国,取得政权后,把他的亲属和亲信所属的卡达法部落(Qaddadfa)和结盟部族领袖,安排在军队和政府中的重要职位上,并且非常巧妙地弱化他的竞争对手,以此来保持微妙的权力平衡、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

石油利益占利比亚GDP的58%,但是政府用这些石油方面的收入来发展及壮大国内的中产阶层的部分有限,所以尽管利比亚有600万人口,但是真正能获得利比亚石油收益只有很少一部分。[1]1970年代政府花费巨资用于购买武器方面,并且大力赞助国外的反政府军和恐怖分子。通过最近的调查数据显示有21%的利比亚人处于失业状态,这个数字比例在北非是最高的。

由于卡扎菲偏袒首都和周围地区的部落,所以不仅所实施的经济政策导致利比亚东部地区显得相对和更加贫穷,卡扎菲还在各方面对东部居民进行歧视和打压。

2009年利比亚的识字率是87%,2010年利比亚的人类发展指数是0.755,这些数据比邻国突尼斯和埃及要高,而且公民所受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相对要高一些;但是透明国际指出,利比亚2010年的腐败率为2.2(10为最清廉),比两个邻国要严重。

卡扎菲家族涉及石油、天然气、通讯、基本建设、酒店、媒体发行及消费品发行等诸多商业投资领域,每年都从中获取了巨额利益。而卡扎菲的家族成员在世界各地的银行竟拥有300亿美元以上的资产。[2]

于是在邻国发生巨变后,许多利比亚民众要求利比亚政治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人权状况与镇压体系

根据自由指数报告显示卡扎菲所领导的革命委员会实行类似于前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政治领导体制。据报道宣称有10%到20%的利比亚人为该革命委员会做监视工作,他们广泛分布于政府机构,工厂企业以及学校等教育部门,这与萨达姆统治时的伊拉克和当今金正恩所统治的朝鲜的数据基本持平。

根据该国法律,利比亚人如果被发现与外国人从事政治方面的谈话是一项犯罪行为,最高可面临被判入狱三年的刑事处罚。卡扎菲为了避免民众与外国人接触,他将外语课程从学校的设置中删除掉已长达十年,2011年一名抗议者声称他们没人会说英语或法语,因为卡扎菲只想让他们保持无知和文盲的状态。

与在女性社会地位和人权纪录方面表现较为恶劣的沙特阿拉伯海湾国家相比,相对而言,穆阿迈尔·卡扎菲领导下的利比亚拥有整个阿拉伯世界最好的女性境遇与政策。

卡扎菲对待反对派人士的态度是坚持毫不留情地予以铲除的原则,他不惜代价地武装镇压那些表达不同意见的团体:他曾多次下令在包括班加西、的黎波里在内的数个城市公开绞死进行示威游行的学生和反对派成员;还曾在三小时内屠杀了阿布萨利姆(Abu Salim)监狱中的1200名囚犯[3]。利比亚政府还经常公开地处决那些反对他的政治活动家,然后在国家电视台上反复播放处决过程的画面。[4][5] 卡扎菲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3年宪政危机、美国布什总统2004年空袭伊拉克、六四天安门事件 三件事为例,表明利比亚当局对付抗议者的行动是有必要的。

有西方媒体认为,卡扎菲为了压制那些反对和批评他的人,还雇佣许多杀手去暗杀那些公开批评他的一些人。例如2004年,利比亚曾出100万美元去暗杀一名从利比亚移民到英国的记者阿舒尔·沙米斯(Ashur Shamis)。[6]

参考文献

  1. Solomon, Andrew. How Qaddafi Lost Libya. News Desk (blog of The New Yorker). 21 February 2011 [12 March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5). 
  2. 美国宣布冻结卡扎菲家族成员300亿美元资产. [2011-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9). 
  3. 卡扎菲:永远革命 终于家天下. [2011-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8). 
  4. Eljahmi, Mohamed. Libya and the U.S.: Qadhafi Unrepentant. Middle East Quarterly. 2006 [2011-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5). 
  5. Davis, Brian Lee. Qaddafi, Terrorism, and the Origins of the U.S. Attack on Libya. 1990. 
  6. Gadaffi Still Hunts 'Stray Dogs' in UK. The Guardian. 28 March 2004 [2011-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