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童年做喇叭(李兴柏)

童年做喇叭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童年做喇叭》中国当代作家李兴柏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童年做喇叭

在北方,柳树是出芽最早的树种。我的家乡在沈阳乡下,上世纪60年代,柳芽初露的四月份,柳树从严冬的休眠中醒来,便弹去寒霜的抑郁,大口吸纳阳光,是我和小伙伴们最开心的时候,正是我们钟爱喇叭制作的最佳时节,也是我们这群男孩子的拿手好戏。拧喇叭,就是柳树接受春天最初的恩赐

家里东墙外的大柳树,是我们做喇叭最好材料。为获一根理想的柳树枝,要站在墙头上,或爬到大柳树上,伸手掰断粗细适中的柳枝扔下去,细如竹筷子,粗如小手指头,用刀将两端剁断齐整,一般都用厚重沉实压手的大菜刀剁,这样剁出的效果是两端整齐,不留毛茬。一般剁成长约十多公分,短的只有三五公分。将柳树棍放手中,轻轻用力均匀地左右拧一拧,那树皮便与树棍松动,还要继续拧,使其没有粘连的地方,直到完全脱离后,用牙咬住一端,两手握住柳树皮,缓缓抽出光滑的“小白棍”,手里便留下了柳喇叭。

乡下人叫它“拧喇叭”。喇叭制成了立即可吹,但吹出的效果不好,只能继续加工。将喇叭一端摁扁成“一”字形,用小刀轻轻削下二三毫米树皮,露出鹅黄色的“肌肤”,喇叭就这样做好了。把它含在嘴里吹气,随着一丝青涩的味道流转舌尖,悠扬、高昂、响脆“嘟嘟”的声音立刻响起,在我们看来,那是多么让人骄傲的功夫。柳树下,墙根旁,院子中,一群群孩子喇叭齐鸣,仿佛大家演奏一曲笛子合奏。

当然,喇叭声音的高低,是由柳棍粗细决定,长短也有一定关系。有嘟嘟浑厚像牛吼的,也有尖利像鸡雏叫的。嘴里可吹一支,也可以同时吹上三四支,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很是好听。

有时是几个伙伴互相比,看谁的声音高,看谁用气憋的时间长。声音高者,挺时间长者便洋洋得意。后发展将喇叭前头部位用剪刀剪个眼,用手一摁一抬,音调出现了变化,多出了一个音,好听极了。放学的路上,喇叭声声,春风阵阵,缠绵的喇叭把乡下的小河吹得悠长,留下了无尽的乐趣

记得我十岁时,和小伙伴做喇叭,因为着急,左手被菜刀划了一下,立刻淌出了血,险些断指,至今有痕。做喇叭留下的痕迹,成了岁月赠予我的印记。

喇叭要现做现吹,空放一夜,便抽巴了,就无法吹响了。有时为了延长喇叭的寿命,头晚睡觉前便将喇叭放在碗里用凉水泡上。第二天把喇叭取出,把水甩干还可以吹响,但音量、音质不如前一天。

做喇叭,宜在清明谷雨之间,早了柳枝水脉不足,用手拧不动,这也叫护皮。晚了柳芽生发出来,就不容易拧得完整,极容易裂口,影响喇叭质量

每到春天,看到泛青的柳树,喇叭声声,承载了童年的我无数次欢乐,多少年过去了,这声音仍没从记忆里消失。

[1]

作者简介

李兴柏,陕西蒲城人。著有多种文学理论专著、散文集。曾获全国及省级文学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