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章化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章化乡位于河南省舞阳县西北部30公里处,距漯河市31公里,系三市三县交界重镇,西和平顶山叶县接壤,北与许昌市襄县隔河相望,交通便利。[1]

地理位置

章化乡素有漯河开放"西大门"之称,境内沙河、灰河横穿全境,交通四通八达,东距许泌路10公里,西距许南路20公里,南距S241省道5公里,

漯平高速15公 里,章太路穿境而过、横贯东西,地理位置优越,商贸优势明显,建有200多个标准的集贸市场、小商品交易市场和农牧产品交易市场,日交易额达18万元,现已发展成为辐射周边的边贸重镇。

相关介绍

全乡总面积47.54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积4.1万亩,辖章化村、康庄村、榆林村、孙郭庄村、梅湾村、军李村、魏楼村、傅庄村、西魏村、店街村、刘庄村、河湾村、简城村、大路孙村、绳刘村、任寨村、岭谢村、朱左村、湾李村、赵庄村、岭张村、老官李村、韩庄村、前古城村、后古城村、李吉东村、智王村、李吉西村28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176个村民小组,34007人(2017年),是个典型的农业大乡。[2]

概况

章化乡位于舞阳县西北部,距县城30千米,距漯河市31千米。西和平顶山叶县接壤,北与许昌市襄县隔河相望,面积47.54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34007人(2017年)。辖章化、康庄、榆林、孙郭庄、梅湾、军李、魏楼、傅庄、西魏、店街、刘庄、河湾、简城、大路孙、绳刘、任寨、岭谢、朱左、湾李、赵庄、岭张、老官李、韩庄、前古城、后古城、李吉东、智王、李吉西28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176个村民小组。沙河、灰河横穿全境,东距许泌路10千米,西距许南路20千米,南距S241省道5千米,漯平高速15公 里,章太路穿境而过。古迹有东不羹城遗址、简襄王城遗址、章化寺龙山文化遗址,魏楼汉代墓群,简城高楼、榆林地主宅院,创修梅湾河堤石坝碑、冯玉祥将军治国安民碑等。

沿革

清末至民国初年,分属章化台保和古城保。民国八年(1919年)属定陵保。民国20年(1931年)属第七区。民国31年(1942年)属定陵镇。1948年属沙北县第四区。1949年属舞阳县第九区。1958年属北舞渡公社,1975年析置章化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47.3平方千米,人口3.4万,辖章化、康庄、大路孙、赵庄、韩庄、西魏庄、店街、傅庄、魏楼、刘庄、河湾、简城、军李、湾李、绳刘、岭张、任寨、榆林、老官李、孙郭庄、梅湾、朱左、岭谢、前古城、后古城、智王、李吉西、李吉东28个行政村。

发展近状

近年来,章化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工业兴乡、特色富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攻方向,按照"种、养、加"齐头并进,"工、商、贸"共同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紧扣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两大建设(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强化三个保证(大局稳定、干群团结、社会和谐),

深化四大工作(工业项目引进与增效、特色乡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在发展中促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目前,全乡已形成以东兔(彩兔养殖)、西烟(烟叶种殖)、南果(石榴、斤柿、梨枣)、北加(红薯、木材加工)、 中企(工业企业)的产业格局。

彩兔养殖发展迅猛,已初步形成以"招富"为龙头的彩兔养殖场13座,存栏量达20万只;特色高效农业--烟叶,面积常年保持5000亩以上,是漯河市最大的优质烟种植基地,豫中优质烟主产区;全乡名优、特、稀、林果面积2000亩,年产值达600万元;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全乡拥有百万元以上企业8家,其中300万元以上企业2家,100万元以上企业6家;50万元以上企业5家,30万元以上企业15家;

小城镇建设呈现"三纵三横一中心"的城镇化格局,街道环境优美,各项配套设施齐全;全乡境内公路总长达56公里,已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目前,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新培育知王、后古城、岭张、军李四个试点村,为下一步新农村建设在全乡全面展开树立了榜样,总结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找到了发展路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