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空钵而返吃沙而亡的比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空钵而返吃沙而亡的比丘
圖片來自搜狐网

空钵而返吃沙而亡的比丘,谁知他竟然顶撞母亲:「我给你的东西,你还拿去供僧,那你干脆去吃沙好了。」后来他的母亲因饥饿而往生。以此不肯供养及不孝之罪,长者子死后堕入地狱,经过无量劫的时间才回到人间,却还要受饥困之报。因为过去生长者在世时,父亲供佛他没有反对,所以今生得遇出家因缘。但是不孝之罪深重,所以他在生时每多饥乏,最后亦是吃沙而亡

原文

  《百缘经》中的故事──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一位婆罗门长者,他的妻子产下一个男儿,这个孩子肚子饿了要吃奶,但是母亲的乳汁一进入他的口中,都变成败奶,吃其他的东西也是这样,但是不吃又不行,于是,这个孩子就在这种半饥饿的状态下成长。长大后求佛出家,佛陀也慈悲应允。

  一而再 空钵而返

  出家之后,其他的比丘每天出门托钵都是满钵而回,唯独他每每空钵而返,他的心里十分慨叹。有一天,他心想:我应该为三宝做些事,以身体的劳动来消除业障。于是发心清理精舍塔寺的周围环境,不可思议的,他努力地为其他比丘服务与劳动,第二天出门托钵就得到美食而回。因此他更发心为三宝服务,每天如此,每天都能得到食物。

  有一天他睡过了头,舍利弗路过精舍,看到塔寺尚未清理,于是就顺手打扫起来。等到他醒来一看,精舍都已经打扫干净了。他十分懊恼地告诉舍利弗:「我就是因为清理环境才有饭可吃,你现在打扫干净了,我今天肯定没有饭吃。」舍利弗听了说:「没有关系,我可以带你一起入城受请,不要担心,你一定可以吃饱。」

  结果他们到了施主家,恰巧施主夫妻正在吵架,根本没有心情供养,于是只有空钵而回。第二天舍利弗又告诉他:「今天一定不会饿肚子了,因为有一位长者欲供佛及僧,佛陀会带着我们一起去。」到了长者家,每个人的钵中都盛满了食物,他虽然和大家坐在一起,但是唯独他的钵被遗漏掉。大家已经开始用饭,他看见主人在眼前走来走去,他告诉主人他的钵仍是空的,但是任他怎么叫,主人都没有听到。所以,仍是饥困而返。

  阿难知道了这件事,心中十分怜悯,就自告奋勇说:「明天受供时,我会帮你带回食物。」阿难是佛弟子中记忆力第一,不料这次却忘得一乾二净,所以这个比丘已经三天没吃饭了。第四天,阿难终于为他托了满满一钵饭食,正准备带回来给他,半路上又遭恶狗追逐,阿难被狗一撞,钵中的食物全掉落到地上,这一天又是无饭可吃,连阿难也无可奈何。

  业太重 神通也无奈

  目犍连尊者也知道了这件事,就说:「好可怜,已经四天没吃饭了,明天就由我托钵回来给他吃。」第二天目犍连真的出门托钵,回程时就坐在树下休息,这时树上的小鸟全飞了下来,将那一钵饭吃得精光。目犍连尊者不禁叹息:「就算是神通第一,奈何他的业重,我也无从施展了。」这一天他仍旧不得食。

  舍利弗心中十分不忍,因为事情是因他而起,如果不是他抢了打扫的工作,今天那位比丘也不会不得食。所以决定第二天非为他找到食物不可。第二天,舍利弗出门为他托到一钵食物,他端着钵回到门口,原本开着的门突然「砰!」的一声关上了,一钵饭就被门打翻在地,当然也是不能吃。

  到了第七日,比丘仍是不得食。这位比丘痛哭流泪,极生惭愧,因此吃沙而亡。大众觉得不可思议,便一起来到佛前,请问佛陀这位比丘的因缘。佛陀告诉大家:「在过去帝幢佛的时代有一位长者,十分乐善好施,时常设斋供佛及僧。他有一个儿子也随喜而为,因为这时财产尚由父亲管理,所以他并不反对布施。

  过了一段时间,长者往生了。儿子继承了产业,但是却悭贪不舍,认为财产拿来供僧将会逐渐消耗,因此非但自己不肯供僧,也不肯让母亲设施供养。他的母亲承袭了丈夫供僧的好施,所以省吃俭用不忘供僧。有一天母亲告诉他:「我实在已经没有东西吃了,请你给我一点粮食好吗?」

  谁知他竟然顶撞母亲:「我给你的东西,你还拿去供僧,那你干脆去吃沙好了。」后来他的母亲因饥饿而往生。以此不肯供养及不孝之罪,长者子死后堕入地狱,经过无量劫的时间才回到人间,却还要受饥困之报。因为过去生长者在世时,父亲供佛他没有反对,所以今生得遇出家因缘。但是不孝之罪深重,所以他在生时每多饥乏,最后亦是吃沙而亡。

  这就是恶口之报,纵然他已出家,业报仍旧难逃,可见口业的罪报是多么可怕。[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