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秦韬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秦韬玉
秦韬玉
原文名 taoyuqin
出生 不详
中国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逝世 不详
国籍 中国
别名 秦中明
职业 诗人
知名作品 《投知小录》
《贫女》
《长安书怀》
《桧树》

秦韬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代表作品

《投知小录》、《贫女》、《长安书怀》、《桧树》等 其诗皆是七言,构思奇巧,语言清雅,意境浑然,多有佳句,艺术成就很高。

《贫女》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长安书怀》

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

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

岚收楚岫和空碧,秋染湘江到底清。

早晚身闲著蓑去,橘香深处钓船横。

《桧树》

翠云交干瘦轮囷,啸雨吟风几百春.

深盖屈盘青麈尾,老皮张展黑龙鳞.

唯堆寒色资琴兴,不放秋声染俗尘.

岁月如波事如梦,竟留苍翠待何人

《题竹》

削玉森森幽思清,院家高兴尚分明.

卷帘阴薄漏山色,欹枕韵寒宜雨声.

斜对酒缸偏觉好,静笼棋局最多情.

却惊九陌轮蹄外,独有溪烟数十茎.

《对花》

长与韶光暗有期,可怜蜂蝶却先知.

谁家促席临低树,何处横钗戴小枝.

丽日多情疑曲照,和风得路合偏吹.

向人虽道浑无语,笑劝王孙到醉时.

《八月十五日夜同卫谏议看月》

常时月好赖新晴,不似年年此夜生。

初出海涛疑尚湿,渐来云路觉偏清。

寒光入水蛟龙起,静色当天鬼魅惊。

岂独座中堪仰望,孤高应到凤凰城。

《边将》

剑光如电马如风,百捷长轻是掌中.

无定河边蕃将死,受降城外虏尘空.

旗缝雁翅和竿袅,箭捻雕翎逐隼雄.

自指燕山最高石,不知谁为勒殊功.

《钓翁》

一竿青竹老江隈,荷叶衣裳可自裁.

潭定静悬丝影直,风高斜飐浪纹开.

朝携轻棹穿云去,暮背寒塘戴月回.

世上无穷崄巇事,算应难入钓船来

《天街》

九衢风景尽争新,独占天门近紫宸.

宝马竞随朝暮客,香车争碾古今尘.

烟光正入南山色,气势遥连北阙春.

莫见繁华只如此,暗中还换往来人.

《陈宫》

临春高阁拟瀛洲,贪宠张妃作胜游.

更把江山为己有,岂知台榭是身雠.

金城暗逐歌声碎,钱瓮潜随舞势休.

谁识古宫堪恨处,井桐吟雨不胜秋.

《豪家》

石甃通渠引御波,绿槐阴里五侯家。

地衣镇角香狮子,帘额侵钩绣避邪。

按彻清歌天未晓,饮回深院漏犹赊。

四邻池馆吞将尽,尚自堆金为买花....

《燕子》

不知大厦许栖无,频已衔泥到座隅。

曾与佳人并头语,几回抛却绣工夫。

《仙掌》

万仞连峰积翠新,灵踪依旧印轮巡。

何如捧日安皇道,莫把回山示世人。

已擘峻流穿太岳,长扶王气拥强秦。

为余势负天工背,索取风云际会身。

《独坐吟》

客愁不尽本如水,草色含情更无已。

又觉春愁似草生,何人种在情田里

《读五侯传》

汉亡金镜道将衰,便有奸臣竞佐时。

专国只夸兄弟贵,举家谁念子孙危。

后宫得宠人争附,前殿陈诚帝不疑。

朱紫盈门自称贵,可嗟区宇尽疮痍。

《咏手 》

一双十指玉纤纤,不是风流物不拈。

鸾镜巧梳匀翠黛,画楼闲望擘掰珠帘。

金杯有喜轻轻点,银鸭无香旋旋添。

因把剪刀嫌道冷,泥人呵了弄人髯。

《采茶歌》

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篾。太守怜才寄野人,

山童碾破团团月。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潜然虬珠吐。

看著晴天早日明,鼎中飒飒筛风雨。老翠看尘下才熟,

搅时绕箸天云绿,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闽瓯睡先足。

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

《贵公子行》

阶前莎球绿不卷,银龟喷香挽不断。

乱花织锦柳捻线,妆点池台画屏展。

主人公业传国初,六亲联络驰朝车。

斗鸡走狗家世事,抱来皆佩黄金鱼。

却笑儒生把书卷,学得颜回忍饥面。

《紫骝马》

渥洼奇骨本难求,况是豪家重紫骝。

膘大宜悬银压胯,力浑欺著玉衔头。

生狞弄影风随步,踥蹀冲尘汗满沟。

若遇丈夫能控驭,任从骑取觅封侯。

= 诗歌赏析

贫女[1]

唐代: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译文

贫家的女儿不识绮罗的芳香,想托个良媒说亲更感到悲伤。

谁能爱我高尚的品格和情调?却都喜欢时下正流行的俭妆。

敢夸十指灵巧针线做得精美,决不天天描眉与人争短比长。

深恨年年手里拿着金线刺绣,都是替富人家小姐做嫁衣裳。

注释

蓬门:用蓬茅编扎的门,指穷人家。绮罗: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制品。这里指富贵妇女的华丽衣裳。

拟:打算。托良媒:拜托好的媒人。益:更加。

风流高格调:指格调高雅的妆扮。风流:指意态娴雅。高格调:很高的品格和情调。

怜:喜欢,欣赏。时事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称“时世妆”,又称“俭妆”。时世:当世,当今。

针:《全唐诗》作“偏”,注“一作纤”。

斗:比较,竞赛。

苦恨:非常懊恼。压金线:用金线绣花。“压”是刺绣的一种手法,这里作动词用,是刺绣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主人公的独白从姑娘们的家常──衣着谈起,说自己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衣布裳,从未有绫罗绸缎沾身。开口第一句,便令人感到这是一位纯洁朴实的女子。因为贫穷,虽然早已是待嫁之年,却总不见媒人前来问津。抛开女儿家的羞怯矜持请人去作媒吧,可是每生此念头,便不由加倍地伤感。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客观上看:“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意思是说:如今,人们竞相追求时髦的奇装异服,有谁来欣赏我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就主观而论:“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意思是说:我所自恃的是,凭一双巧手针黹出众,敢在人前夸口;决不迎合流俗,把两条眉毛画得长长的去同别人争妍斗丽。   

这样的世态人情,这样的操守格调,调愈高,和愈寡。纵使良媒能托,亦知佳偶难觅啊。“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个人的亲事茫然无望,却要每天每天压线刺绣,不停息地为别人做出嫁的衣裳!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一针针刺痛着自家伤痕累累的心灵!独白到此戛然而止,女主人公忧郁神伤的形象默然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着寒士出身贫贱、举荐无人的苦闷哀怨;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着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谁爱风流高格调”,俨然是封建文人独清独醒的寂寞口吻;“为他人作嫁衣裳”,则令人想到那些终年为上司捉刀献策,自己却久屈下僚的读书人──或许就是诗人的自叹。诗情哀怨沉痛,反映了封建社会贫寒士人不为世用的愤懑和不平。   

诗人刻画贫女形象,既没有凭借景物气氛和居室陈设的衬托,也没有进行相貌衣物和神态举止的描摹,而是把她放在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中,通过独白揭示她内心深处的苦痛。语言没有典故,不用比拟,全是出自贫家女儿的又细腻又爽利、富有个性的口语,毫无遮掩地倾诉心底的衷曲。   

从家庭景况谈到自己的亲事,从社会风气谈到个人的志趣,有自伤自叹,也有自矜自持,如春蚕吐丝,作茧自缚,一缕缕,一层层,将自己愈缠愈紧,使自己愈陷愈深,最后终于突破抑郁和窒息的重压,呼出那“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慨叹。这最后一呼,以其广泛深刻的内涵,浓厚的生活哲理,使全诗蕴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参考资料

  1. [1]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