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秦雪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越剧传统戏(剧照)原图链接来自 eastday 的图片

秦雪梅》又名《三元记》《五花球》,传统戏。

剧目介绍

越剧《秦雪梅》源出于明代传奇《商辂三元记》。写明代翰林秦国政之女雪梅从小许配户部尚书商荣之子商淋为妻。后来商门沦落,商淋前往秦府投亲,秦夫人命他到后园书房读书:一次雪梅到书房与商淋相会后,商淋思雪梅成病,被国政赶出秦府。商淋回家病情益重,商母命、丫鬟爱玉假扮雪梅,人房为商淋伴宿。数月后,商淋抱恨去世,雪梅闻讯,不顾父亲阻拦,身穿孝服,决定前往商家吊奠。雪梅哭得昏厥过去,灵魂到了阴间,在青衣童子带领下魂游地府十殿后,往南天门到乾坤桥与商淋相会,才知自己和商淋是金童玉女下凡,三世夫妻不能团圆:雪梅醒来为商淋守节,不回娘家,并与爱玉姐妹相称。国政一意孤行,又将雪梅许配杭州府尹陶荣。雪梅用血书上诉皇帝,皇帝乃痛责国政,并嘉慰雪梅。后来爱求生下遗腹子,取名商辂,经雪梅严加教养,长大后得中状元,皇上将三公主许配与他,雪梅、爱玉同受诰封。

该剧可演两本,女子越剧前期王杏花、袁雪芬等擅演,20世纪40年代前期上海益民书局曾印成小剧本出版。新中国成立后由刘金玉、王杏花口述,上海市传统剧目编辑委员会整理,收集在《传统剧目汇编》中,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秦雪梅吊孝》折子戏是《秦雪梅》中一折。写商淋抱恨死去,雪梅闻讯,身穿孝服前往商家吊奠,竞哭得昏厥过去,灵魂到了阴间与商淋相会后醒来,坚决在商家守节。

《秦雪梅训子》折子戏是《秦雪梅》中一折。写商辂在学馆读书,放学回家,雪梅叫他背书,商辂顽皮。雪梅打他,商辂说雪梅打的不是亲生儿子,使雪梅痛哭亡夫,用剪刀割断机上织布,欲寻死路。爱玉闻声,前来劝阻,叫儿子头顶家法让雪梅教训。

《雪梅训子》即《秦雪梅训子》

中国戏曲

戏曲是我国传统戏剧的一个独特称谓。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1]”、“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戏曲最显著、最独特的艺术特点就是“曲”,“曲”主要由音乐和唱腔两部分构成,辨别一个地方戏剧种主要依靠声腔、音乐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语言,如:四川的川剧、浙江的越剧、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陕西的秦腔、山东的吕剧[2]、福建的闽剧、湖北的汉剧、河北的评剧、江苏的昆剧等。

视频

秦雪梅 相关视频

长沙小百花越剧团电视采访金鹰纪实频道湖南
越剧名家名票组团战(五)

参考文献

  1. 南戏,谋略学,2020-07-19
  2. 山东吕剧大全,戏剧网,201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