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秦朝行政区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秦朝行政区划

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取消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废诸侯,立郡县,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后南并五岭以南的南越地,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北取阴山以南地置九原郡。之后陆续分析出东海、恒山、济北、胶东、河内和衡山等郡。京畿地方为一特殊区域,由内史统之,故称内史,其区域相当一郡,皆直辖于中央政府

简介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公元前221年,秦国最后灭齐国。秦王朝建立之后,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取消分封制,国家管理上推行单一的郡县制,废诸侯,立郡县,分天下为37郡。其后南并五岭以南的南越地,于秦始皇三十三年置桂林、南海、象郡;北取阴山以南地置九原郡,之后陆续分析出东海、常山、济北、胶东、河内和衡山等郡。秦朝首都咸阳及其附近关中平原由内史直接管理; 秦朝的郡设郡守(主持民政)、郡尉(主持军事)、郡监(主持监察事务),郡守下设郡丞,作为郡守的副职。闽中郡由君长管理。 少数民族地区设“道”。

评价

郡县的设置,早在春秋时代便已开始。秦国自商鞅变法时,扩大推行郡县制度,凡侵略所得的土地,大者置郡,小者置县,及至消灭六国,六国的城邑土地皆置为郡县。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丞相王绾曾提议恢复封建,要求分封皇帝诸子为王以辅翼中央,经廷尉李斯的坚决反对而作罢。遂正式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七郡与京畿(内史),京畿地方为一特殊区域,由内史统之,故称内史,其区域相当一郡。后又得东越、南越与匈奴河套土地,又增置五郡共为四十一郡。直接统辖于皇帝(中央政府)。唯一记载秦朝正史的《史记》没有地理志,《史记·秦始皇本纪》仅记秦始皇二十六年 (前221年)立三十六郡。《汉书·地理志》列举了秦置三十六郡,此外还有四十郡、四十八郡、五十四郡之类说法根据里耶古城的考古发现,秦朝还存在洞庭郡。黔中郡是否存在是争议话题。2008年,岳麓书院根据从中国海外紧急抢救的2098枚珍贵秦汉竹简中,在目前秦朝四十八郡之说外还发现了有两个新郡的证据,一个叫州陵郡,一个叫清河郡。[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