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科摩罗联盟国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科摩罗国旗

中文名称:科摩罗国旗

外文名称:

所属国家:科摩罗联盟

产生:

长宽之比:5:3

正式形成时间:

科摩罗联盟国旗,旗面呈长方形。旗面左侧为绿色三角形,上面绘有白色新月和四颗白星;右侧自上而下由黄、白、红、蓝四个梯形宽条组成。[1]

国旗含义

科摩罗国旗由一个绿色三角形、一条黄色、白色、红色与蓝色的横向长方形所组成,在绿色的三角形中有一个白色弦月和四颗五角星。一个弦月和四颗五角星,象征科摩罗是一个伊斯兰国家四颗五角星四条横条代表组成科摩罗群岛的四个主要岛屿:黄色代表了莫埃利岛、白色代表出马约特岛、红色为安朱安岛的象征,而蓝色就是大科摩罗岛。另外,弦月与四颗五角星同时表达出国教的国腾。弥月也代表着科摩罗是新兴国家。[2]

国徽

科摩罗国徽是圆形。圆面中央是八面扇形图案,周围由文字构成圆环。上半圆用法文、下半圆用当地文字写着“科摩罗伊斯兰联邦共和国”。文字由绿色月桂枝叶环绕,下端用法文写着“团结、正义、进步”。八面扇形图案上绘有一弯新月,新月上有四颗五角星。星月象征科摩罗信奉伊斯兰教。

科摩罗简介

科摩罗全称科摩罗联盟,被称月亮之国、香料之国。国名科摩罗来源于阿拉伯语al-qamar,意为月亮,在科摩罗的国旗上可以看到月亮的标志。是非洲一个位于印度洋上的岛国,位于莫桑比克海峡北部,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之间。东、西距马达加斯加和莫桑比克各约300公里。组成科摩罗的大科摩罗岛、昂儒昂岛、莫埃利岛和马约特岛被誉为西印度洋上的四颗明珠。科摩罗的主要领土为三座火山岛:大科摩罗岛、莫埃利岛(Mohéli)以及昂儒昂岛(Anjouan)。另外科摩罗联盟政府宣称法国统治的马约特岛也属于科摩罗,该国的领土还包括了其他许多小型岛屿。科摩罗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农业是该国的经济支柱,交通系统也很落后,人口低龄化且增长迅速,缺乏自然资源。

历史沿革

科摩罗最早的居民为阿拉伯人和马达加斯加人。

公元初年阿拉伯人控制了这里。

19世纪上半叶,法国人开始进入,1841年法国入侵马约特岛。[3]

到1912年科摩罗四岛正式沦为法国殖民地。

1946年成为法“海外领地”。

1961年取得内部自治。西方殖民者入侵前长期由阿拉伯苏丹统治。

1975年7月6日科摩罗宣布独立,成立科摩罗共和国,艾哈迈德·阿卜杜拉(Ahmed Abdallah)任总统。

1978年10月22日改国名为科摩罗伊斯兰联邦共和国。

1990年3月,赛义德·穆罕默德·乔哈尔(Said Mohamed Djohar)当选总统,组成科独立以来的第一个多党联合政府。

1995年9月,科前总统卫队长、雇佣军头目、法国人德纳尔发动军事政变,囚禁乔哈尔总统,卡阿比总理成立过渡政府。乔哈尔获释后被送往留尼汪“治病”,并宣布成立合法政府,科出现两个政府共存局面。

1996年1月,总统派和总理派实现和解,于3月16日组织新的总统选举,穆罕默德·塔基·阿卜杜勒卡里姆(Mohamed Taki Abdoulkarim)当选总统。

1997年7月,昂儒昂岛要求脱离科摩罗归属法国,10月宣布独立。

1998年11月塔基病逝,塔基丁出任代总统。

1999年4月19-23日,科各岛和各党派代表在非洲统一组织和马达加期加等主持下召开岛际会议并达成《塔那那利佛协议》,规定成立科国家联盟,各岛实现高度自治,但昂岛代表拒绝在协议上签字。4月30日,科军参谋长阿扎利上校发动军事政变上台。2000年8月阿与昂岛领导人阿贝德签署《丰波尼共同声明》,原则同意进行民族和解,决定成立带有邦联性质的“科摩罗新集体”。因声明与《塔那那利佛协议》出入较大,受到非统的反对。

2001年2月,在非统和法语国家组织等的斡旋下,科政府、反对党、昂岛当局、各岛代表及非统等9方签署《科摩罗和解框架协议》,对民族团结政府的组成及有关问题作出界定,科全面民族和解进程正式启动。12月23日,科通过新宪法草案,决定成立科摩罗联盟,以给予包括昂岛在内的科四岛高度自治方式解决昂岛分裂问题。

2002年3-4月,科举行全国大选。经两轮选举,阿扎利当选科联盟总统,并于5月26日宣誓就职。2003年12月20日,在南非、马达加斯加和毛里求斯等协调下,科联盟政府与三岛达成《科摩罗过渡措施协议》,就议会选举,联盟和三岛之间权力分配等问题达成妥协。

2004年3月和4月,科地方议会选举和全国议会选举先后顺利举行,但各方仍围绕关于中央与地方分权的《组织法》争执不休。

位置境域

科摩罗,印度洋西部岛国,由大科摩罗、昂儒昂、莫埃利、马约特四岛组成。同时也是阿拉伯国家之一,归信伊斯兰教。位于非洲东侧莫桑比克海峡北端入口处,东、西距马达加斯加和莫桑比克各约500公里。

科摩罗面积2,336平方公里(包括马约特岛)(世界第167名)。

气候

科摩罗群岛属湿热海洋性气候,年温差变化不大,雨量充沛。全年大致可分为两个季节,即雨季和旱季。雨季从11月至来年5月,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多刮北风或西北风,时有暴雨。旱季从6-10月,气候较凉爽,空气相对较干燥,有时有较强的南风,并有雨。年平均气温23-28℃,最高气温约35℃,最低约20℃。年降雨量为1000—2500毫米,2月和3月降雨最多。不论在旱季或雨季,湿度都较大,相对湿度全年平均为70-80%。

同中国的关系

中科1975年11月13日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顺利发展。科摩罗尚未在华设使馆。建交以来,中、科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稳步发展。中科签有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自1976年起,中国开始向科提供各种援助,为科援建了尼乌马克莱供水工程、人民宫、政府办公楼、总统官邸和广播电视大楼等项目。由于科市场和资源有限,交通不便,中科贸易额较小,基本为中国出口。中国主要向科出口日用百货、纺织品、小农具、电视机等,进口香料原料。2012年,中科贸易总额为1495万美元,同比上升82.5%。1985年,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科摩罗伊斯兰联邦共和国政府文化合作协定》,中国杂技团、民乐团等曾赴科演出,受到热烈欢迎。中方多次在科举办电影周、手工艺品展览等活动。中国自1982年起向科提供奖学金名额,2011/2012年度中方向科提供49个奖学金名额。中国自1994年起向科派遣医疗队,已派出9批共81人次,现有11名中国医疗队员在科工作。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科摩罗政府宣布2008年5月22日为科摩罗全国哀悼日,全国下半旗悼念中国四川地震遇难者。[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