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日游石房子(舒学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秋日游石房子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秋日游石房子》中国当代作家舒学宁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秋日游石房子

石房子位于德昌县城南端,永郎镇一处重峦叠嶂,绵蜒亘古的半山腰上,他依山傍水,可俯瞰安宁河谷,又可眺望高耸云端的莽莽大山。

我们一行是慕名而来,行前听好友说,石房子已打造一新,面目全新,今非昔比,值得一游。

几年前,我到过此地,对此处风景大致了解,今算是故地重游了。

我们一行12人,三辆车,车到山前,下车引颈仰望,山坡上,森林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愈显得层林尽染,郁郁葱葱,呈一片墨绿色,如深色的海洋,我想这应该是秋天赐予山林的盛装了,秋天重新装扮了山林。

我们一行人是晌午到的,太阳又开朗起来,在阳光的直射下,站在山脚下,可依稀看到一些忽明忽亮,闪烁的东西,那是石房子景点的一些装饰,尽管山坡上森林覆盖,浓荫成蔽,在山下,仍然可看到石房子的景区,虽然是隐隐约约的。

沿着蜿蜒较窄的水泥路,蛇形而上,一路顺风顺水,路直达石房子景区,一路欣喜欢畅,这路走起来真爽!

几年前的泥土路,一改光滑平整的水泥路,凭此举,可揣度这石房子业主的眼光格局,至少不会是小家子气,那句要想富,先修路,应是千真万确的。

接近石房子,一牌坊大门跃入眼帘,大门古典简约,大气质朴,牌坊顶部横匾“祥云捧日”四个大字楚楚动人,在这重山峻岭,原始森林中格外醒目,显得意韵深厚,高深莫测,公路从门中穿行而上。

车到景区,刚下车,一年轻妹子主动迎上前:“您好!您们是否订了晌午饭的?”举止大方得体随和,笑容可掬,然后热情招呼我们在餐厅入痤,服务生端茶送水,忙个不停,溢出一种淡淡的温馨。

餐厅不豪华,但整洁,明窗几净,感觉良好,一路劳顿转瞬便随秋风飘散开去,不一会,菜肴上齐。

饭毕,我们一行人徜徉在景区,虽是正午,太阳却没有了夏日的炽烈,秋日的阳光经这山野森林一番慰籍,似乎温柔婉约了许多,只是山林的色调更深了,给人以悠远深邃的感觉,让人缱绻遐思。

烧烤区有烤全羊,烤全乳猪,烤土鸡等,应有尽有,几拨善男信女已酣畅淋漓,不已乐乎,可能已忘乎所以,醉在了这秋色渐浓的石房子!

餐厅上面二楼是牌,麻将的天地,自然是娱乐,除了洗牌声,别无杂音。

三楼应是茶楼,登高凭栏伫立,一盅在手,西望,视野广阔苍茫,山峦唯余莽莽,若俯看,风景尽收眼底,安宁河水沿江南下,川流不息,一泻千里,转身向东仰望,山林茂密,遮天蔽日,松林枝繁翠绿成簇,一棵棵笔挺,直冲云天,无疑,是休闲宁静的好地方。

沿着东面山坡爬涉,一行人在林中浓荫下蠕动,白云又在蓝天下游移,有动有静,动静相宜,太阳光线在林中忽明忽暗,横斜稀疏,绚丽多姿,一路与虫鸟的悠鸣声结伴而行,又形成了林中的一大景观。

鸟呜山更幽,蝉噪林逾静,还恰如其分,只是秋蝉的婉转悠长,尤且突出,似优美动听,又略带迟暮的苍凉,徒添了一抹秋韵的味道,使人恍然有悟,若有所思。

石房子,关键在石头,一行人,沿崎岖小径攀行,山坡上,果然石头林立,巨石居多,百吨甚至千吨的巨石屡见不鲜,层出不穷,形状不一,有的奇形怪状,有的千仞百立,有的四四方方,如鬼斧神工,皆横七竖八,重叠有加,呈自然姿态。

不过,让我惊呀不已的是,这些石头从山脚到山顶,几乎是聚集在一段坡上,山坡的其它地方,石头寥寥无几,这种罕见的现象既神奇又令人费解。

据权威的地质专家考究,这可能是上亿年前的“造山运动”形成的,在敬佩大自然的奥秘和无穷力量之余,感叹人类若与之相比,实属微尘。

还有古老更玄的传说,说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姓林袓师神仙,想用巨石堵河,不料,被观音菩萨知晓,于是,观音抢先一步,点石成定音,避免了一汤洪水泛滥而祸及庶民,石头,从此便留在了此地。

如今,难怪有人在石头上,铸造了莲花痤,寿龟等,当然,这是当地人们的一种感恩,一种祷告,一种祈福,一种美好愿望的体现啰!

巨石中,方形的较多,形状像房子,石房子便由此得名,原来石房子的得名如此简单,看来很多事情并非复杂,只是你心里咋想罢了。

一行人下山回到就餐地点,坡下林中,老板打造的别墅,格外惹人注目,别墅痤落有致,分散于林中,造型别致,古朴典雅,小巧玲珑,木质构建,房内设施齐全,倘若身居其中,尤其在这临近中秋之夜,再漫步松林中,该是何等的心境呢,该是何等的曼妙惬意哦!

想象中,那首脍炙人口的《山居秋瞑》浮现在眼前:“空山新后,天气睌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漁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吟罢,只能说声:“石房子,再见,我会是回头客的”![1]

作者简介

舒学宁:四川.凉山.德昌县公职人员,让心灵与生活相遇碰撞,再溶入文字中荡漾,偶尔激起微澜,何尝不是一种梦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