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下荊門 (李白-唐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秋下荊門 (李白-唐代)

圖片來源

秋下荊門 (李白-唐代)

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

此行不為鱸魚鱠,自愛名山入剡中。[1]


譯文

霜降時節,秋風蕭瑟,荊門的草木逐漸凋零,江面顯得格外空闊;此時,秋風也彷彿在為「我」送行,使去越之旅途一帆風順。

此次出蜀遠行不是為了鱸魚之美味,而是為了飽覽名山大川,才想去往越地的剡中。[2]

注釋

① 空:指樹枝葉落已盡。

② 布帆無恙: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穩,布帆無恙。」此處表示旅途平安。

③ 鱸魚鱠:運用《世說新語·識鑒》的典故:西晉吳人張翰在洛陽做官時,見秋風起,想到家鄉菰菜、鱸魚鲙的美味,遂辭官回鄉。

④ 典源語出《世說新語》:"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蒓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為見機。"

⑤ 剡中:指今浙江省嵊州市一帶。《廣博物志》:“剡中多名山,可以避災。”

作者簡介

李白

圖片來源

李白(701年5月19日-762年11月30日),字太白,袓籍隴西成紀人,自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李白自言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漢飛將軍李廣後裔,西涼武昭王李暠之後,與李唐皇室同宗。

他少有逸才,十歲通詩,書,讀百家之言。二十歲後,漫遊蜀中。二十六歲,出四川。

四十二歲,詔任“翰林供奉”。由於權貴排擠,三年離開長安,再度開始漫遊生活。

五十七歲,判流放夜郎,中途遇大赦,折回。

寶應一年,投靠在族叔當塗令李陽冰家,當年十一月病重與世長辭。[3]

作品風格

其作品想像奇特豐富,風格雄奇浪漫,意境獨特,清新俊逸;善於利用誇飾與譬喻等手法、自然優美的詞句,表現出奔放的情感。

李白的詩歌在唐朝已被選進殷璠編選的《河嶽英靈集》、於敦煌石室發現的《唐寫本唐人選唐詩》、韋莊編選的《又玄集》和韋縠編選的《才調集》。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稱為「三絕」。

創作背景

根據裴斐編制的《李白年譜簡編》,此詩作於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當年李白再遊峨眉山,秋間經清溪、渝州、三峽去蜀,來遊楚地,在離開荊門時作此詩。 [4]

賞析

第一句“霜落荊門江樹空”是寫景,同時點出題中的“秋”和“荊門”。荊門山原是林木森森,綠葉滿山,如今秋來霜下,木葉零落,眼前一空。因為山空,江面也顯得更為開闊。這個“空”字非常形像地勾勒出山明水淨、天地清肅的景象,寥廓高朗,而無蕭瑟衰颯之感。[5]

第二句“布帆無恙掛秋風” ,承上句“江”字,並暗點題中“下”字。借用“布帆無恙”這一典故,不僅表明詩人旅途平安,更有一帆風順、天助人願的'意味。這種秋風萬里送行舟的景象,生動地傳達出了詩人無比樂觀欣慰的心情。

“此行不為鱸魚鱠”,據說西晉時吳人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而想到故鄉的蓴羹、鱸魚鱠,說:“人生貴得適志耳,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於是命駕便歸。李白此行目的與張翰不同,自己是遠離家鄉。這樣反跌一筆,不但使造成起伏跌宕,而且急呼下文——“自愛名山入剡中”。全詩僅四句,但寫景、敘事、議論各具形象,抒發了年青詩人“仗劍去國”的熱情,筆勢變幻靈活,而又自然渾成。四句詩中連用了兩個典故,或暗用而不露痕跡,或反用而有新意,讀來無凝滯堆砌之感,達到了推陳出新、語如己出、活潑自然的境界。[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