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礼萨·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礼萨·汗即礼萨沙阿·巴勒维(波斯语:رضا شاه پهلوی‎,1878年3月16日-1944年7月26日),伊朗沙阿(国王),巴勒维王朝的缔造者。[1] 

1878年,生于伊朗山区的一户贫苦人家,是出生在马赞德兰突厥的混血儿,并有亚塞拜然人的血统。

1894年,参军进入当时波斯最精锐的部队——由俄国负责指挥的哥萨克骑兵团,年仅十四岁。因战功赫赫,十九岁的礼萨·汗被提拔为陆军上校,获得哥萨克师的指挥权,该师下辖2500名骑兵。

1921年2月21日,当时身为波斯哥萨克骑兵旅指挥官李查沙赫·巴勒维与政治家赛义德·焦尔丁·塔巴塔巴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当时的卡扎尔王朝沙阿艾哈迈德沙·卡扎尔礼萨·汗从加兹温进军德黑兰,而塔巴塔巴则四处奔走进行政治宣传,鼓励政府官员与其合作,最终不流血革命成功。

外交手腕

礼萨·汗成为伊朗国家的实际掌权者,自任国防大臣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而塔巴塔巴则担任内阁首相。礼萨·汗在这场不流血的政变里仅动用了3000人及18支机关枪。其后,礼萨·汗通过军旅擢升至指挥官,更得以控制波斯。他首先收回了英波协定,由于伊朗人民并不欢迎英波协定,此举展示了礼萨·汗的外交手腕。

1921年,签订伊苏友好协定,协定将以往两国之间签订的条约取消,并赋予波斯全面而平等的里海航运权。

1923年10月26日,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在被剥夺了所有权力后,离开了伊朗,他不再关心国家事务,加上健康转差,促使了他开始了“欧洲之旅”。

波斯“哥萨克”国王

1925年12月12日,召开制宪议会,宣布礼萨·汗为波斯帝国统治者。维持伊朗的统一局面,并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926年4月25日,礼萨·汗加冕称王(1921~1941年),改国名波斯为伊朗,建立巴列维王朝。[2]

礼萨·汗登基后,结合伊朗社会特点实行现代化改革。[3]

礼萨汗雄心壮志地计划在伊朗实行现代化,包括大规模发展工业、落实主要的基础建设计划、建设跨国铁路系统、建立公立学校机制、改革司法机构及改善医疗卫生。他相信由知识分子领导的强势、集权政府可以实施这些计划。

内政

建立现代国防军(陆军),并开始发展海军,健全兵种。实行义务兵役制,维持有效兵源。征伐各族部落,以部落首领为军官,实行国家化管理。同时派遣军官赴土耳其(凯末尔)学习。原本的恺加王朝其实是地方部落自治的复合制国家,经过了军队的收权之后开始趋向单一的中央集权了。

政治上的改革,充实完善行政部门,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更新文官队伍,更好地行使中央权力。改革了国内行政区划,合建十省,限制大省总督的权力,指命49州州长。

文化教育上开始设立国民小学,普及初等教育。没收清真寺资产,削弱宗教势力。这些得来的财富不仅用于教育,也成为军费的一大来源。改革了女士服装,提高女性社会地位(这在穆斯林传统中是一大革新),改效欧洲服饰,男性公务员著西装。

经济上引进欧洲技术人员,并在主要地区安装了自来水。消除小游牧部落,实行定点居住,促进了城市化,为工业化打下了劳动力基础。对外融资贷款,实行机器进口免税法,扶持民族工业发展。

对军队进行现代化改革,设立伊朗皇家武装部队,实行统一编制、统一指挥。先后肃清多个反政府武装,统一国家。兴建现代化设施,如伊朗纵贯铁路、德克兰大学等。同时革除旧有风俗,禁止妇女戴面纱和头巾。礼萨·汗亦对国会进行改革,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制度。[4]

外交

礼萨通过谈判,陆续废除了外国的领事裁判权、驻军权、捕鱼权和电报公司经营权,实现了关税自主。

第三国外交:伊朗国内现有两大外部势力英、俄,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引入另一个在地缘较远和利益不冲突的大国平衡其他两大国,以达到均势的目的,先是与德国交好,在希特勒大力鼓吹雅利安人种优越论的影响下,改国名波斯为伊朗(雅利安人的故乡,1935)。

后又同美国建立友好关系,维持了近半世纪。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安全支柱。废除治外法权,即外国人得受伊朗管了。改善与伊斯兰国家的关系,于土耳其、阿富汗、伊拉克三个邻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在石油特许权方面,伊朗也与英波石油公司协商通过了新的租让协议。

世俗政策

1930年代中期,礼萨·汗的高度世俗政策引起一些团体的不满,特别是反对进行改革的教士。

1935年,礼萨汗颁布一条法令,要求外国使节在官方通讯当中使用“伊朗”一词,波斯是西方人的用语,波斯人则为伊朗。这条法令受到一些学者的反对。[5] 继任的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在1959年宣布波斯和伊朗两词都可以交替使用。

二次大战期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伊朗不肯支援英国及苏联等同盟国,又不肯与纳粹德国断交。

伊朗的石油资源是“二战”核心战略物资,不管是轴心国还是同盟国,都不希望对方获得伊朗石油。

德国闪击波兰的第二天,礼萨·汗国王立即宣告伊朗中立,“同开战的双方继续保持友好、有利和持久的关系”,但许多人认为,礼萨·汗只能说却做不到。[6]

因为战前的德国与伊朗关系非常密切,是伊朗第一大贸易伙伴。伊朗军队的全部武器装备都来自德国,有将近5000名德国工程技术人员在伊朗工作,负责修建了伊朗绝大多数铁路。伊朗通往欧洲的唯一航线也是由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经营的。

1941年7月18日,英苏两国照会伊朗,要求伊朗驱逐境内所有德侨,向盟军开放国内所有交通设施和油井,并由盟军保护。礼萨·汗严词拒绝。八月,英、苏攻占了阿巴丹炼油厂、沙赫阿巴德和克尔曼沙赫产油区。九月,英苏向德黑兰施压,通牒礼萨退位。为了保住巴列维家族的统治,维护国家主权,礼萨·汗暗地里传位于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1941年9月16日,英国与苏联入侵伊朗,逼迫下,礼萨·汗流亡海外。

1944年7月26日,因心脏病发作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逝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