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福建省仙游县第二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福建省仙游县第二中学仙游县第二中学坐落于仙游县城中心地带,背靠大蜚山麓,面临木兰溪畔。其创办于1898年,肇始于美籍普鲁士夫人、丹麦籍莱德音女士创办的“道德内女学”与德籍李德安女士、美籍高德珠女士创办的“绥德女学”。后几经变革,历经慕陶联合中学、兰溪中学、仙游二中、城关中学、仙游三中,至1987年复名为仙游二中。2004年10月,学校被福建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二级达标学校”;

学校占地68998.7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4082平方米,绿化面积8415.6平方米。有教职工209人,其中高级教师[1]60人,中级教师98人,获得研究生学历或专业硕士学位教师16人。

学校简介

福建省仙游县第二中学 坐落于县城中心,东与县委县政府结邻,西与邮政大楼、中医院一墙之隔,南与西门兜大街相接,交通十分便利。其办学渊源从1898年的道德女学起,历经陶德女中,模范中学,慕陶联合中学,兰溪中学,1952年合编为仙游二中,堪称百年名校,底蕴深厚。现为福建省“花园式单位[2]”、国家级语文及英语教改“实验学校”、“市文明学校”、“市家庭教育先进单位”、“市交通安全教育文明校”、“市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先进集体”“市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县学校管理先进单位”、“县教研教改先进单位”。

百年沧桑

仙游二中是仙游县城唯一一所完全中学,它是由多所学校几经演变,逐步归一而成的,其历史悠久,教泽绵长。学校前身为1898年创办的道德内女学,历经慕陶联合中学、兰溪中学、仙游二中、城关中学、仙游三中,至1987年复名为仙游二中。校名的迭次变更,反映了仙游二中办学历史的悠久和时代的沧桑,我校从办学伊始便历经了那漫长而艰苦的办学历程,有过建国后中、高考连夺专区的育人辉煌,也有过十年浩劫的磨难,同时,它也沐浴了改革春风的洗礼,在革故鼎新中再展英姿。作为蜚山之麓的读书圣地,它历经传道授业的百年沧桑;作为兰溪之滨的人和摇篮,它有过钟灵毓秀的几多辉煌。一百多年的风雨兼程,一代代的继往开来,仙游二中为祖国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托起了一个个报国的理想。

今日二中

一百多年薪火相递,一个世纪文明传承,今日二中旧貌换新颜。校园宽阔,环境优雅,办学条件日臻完善。为了跻身重点中学行列,实现三级达标,近年来,二中人以占领教育制高点的战略意识,对学校进行整体规划和改造,进行征地,扩大办学规模,现校园面积达87亩,并建有一座仙游县最具现代化的科学实验大楼,配置有电脑室、视听型语音室、多媒体综合梯形电教室,音乐、美术等教室,以及理、化、生、劳技等实验室。科学实验楼与前期建成的慕陶、慕范、陶德、兰溪等错落有致的建筑群,在仙游县城构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图书馆藏书8万多册,实行电脑管理,开架借书;订阅300多种报刊杂志,可供学生阅览。扩建一个400米环型标准田径场(全部绿化)及670平方米的体育看台,还建有6个标准水泥篮球、排球场。校路宽敞,绿树繁阴,花果四季飘香,草坪繁花点点,园内雕塑自然成趣。

教育科研

学校秉承先进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创设宽松自由的教研氛围,适时地提出了“办好初中,发展高中,进行成功教育,促进个性发展”的办学思路,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积极推进常规教学改革。积极构建新的课程结构模式和教学模式,变单一的必修课格局为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相结合的固定化、规范化的课程体系,积极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坚持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近年来,全校教师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的论文有50多篇,学生获县级以上各类竞赛奖项的达200多人次。中考上一级达标校的人数,连续三年居全县第一,高考也稳步发展。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95人,其中高级教师40人,中级教师85人,拥有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9人,师资力量雄厚,老、中、青、新的搭配较为合理,各学科都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富于创新精神的骨干教师,一个以中青年教师为主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学校现有4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58人,其中初中部24班1446人,高中部25班1312人;其学科配套及专业职务结构合理。校园占地面积达96.36亩,校舍建筑面积24712平方米,绿化面积18579平方米。学校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宽带网已覆盖全校;另有学生专用计算机教室3间,多媒体教室3间;理、化、生实验室各4间,音美电化教室各2间,可满足信息社会主要课程教学应用的需要。

办学理念

仙游二中办学理念树人为本质量为根科研为重特色为兴管理为要师德为先

仙游二中校风团结、进取、健康、文明

仙游二中领导作风廉洁、勤政、民主、高效

仙游二中教风爱生、敬业、合作、创新

仙游二中学风 文明、守纪、团结、勤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