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祭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祭天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祭天

节日时间;冬至

节日起源;上古时期,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

节日意义;表达人们对于至高神上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

释 义;祭祀上天

主持者;天子

祭祀天神,祭祀上天。祭天是古代的重大祭祀,不同民族的有各不相同的祭天仪式。起源于上古时期。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祭天仪式通常由“天子”主持。通过祭天来表达人们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并祈求皇天上帝保佑。祭天礼复杂而完整,主要过程包括迎神、行礼、进俎、初献、亚献、终献等。冬至祭天盛于唐宋,明清间更为隆重尊崇,并且逐渐流传至民间,演变为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称为“祭冬”或“拜冬”。无论是官方祭天还是民间祭祖都表达了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朴素愿望。[1]

仪式

仪式的第一项是迎神,燔柴炉内升烟火,表达了将人间敬天之意传于上天的寓意。皇帝至昊天上帝牌主位前行跪拜之礼,后至祖宗配位前上香,叩拜。回拜位后,对诸神行三跪九拜礼。迎神后为奠玉帛,即向天神、祖宗进献玉、帛。行礼时由太常卿导引皇帝盥洗后至神位前行三上香礼,执事官向皇帝呈进玉帛。皇帝至上帝及祖宗牌位前行敬献礼仪,鞠躬拜兴后回拜位。第三个步骤是进俎,内赞奏升坛后,皇帝在导驾官陪同下到主位、配位前进俎,进俎毕皇帝复位。接下来行初献礼。皇帝先至爵洗位受爵、涤爵、拭爵、进爵,而后升坛至酒尊所,执爵官以爵进皇帝,皇帝到主位前跪献爵,行三上香礼,同时司祝跪读祝文,乐暂止,读毕乐起。

初献之后行亚献和终献礼,除了不宣读祝文外,程序与初献基本相同。终献以后,行饮福受胙礼,光禄寺官员奏饮福酒,奏受胙,皇帝行礼后拜兴回位。祭天为大祀之首,按祖制一般为皇帝亲祭,但王朝后期,天子多怠政,连祭天礼亦遣官代祀。官员行礼时,仪式大为精简,其中饮福受胙礼搁置不行,寓意只有天子能接受上天所赐之福。饮福受胙后彻撰送神。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掌祭官捧撰,皆送到燎炉焚烧,皇帝至望燎位观看焚烧祭品,内赞奏礼毕,祭天大典正式结束。

历史背景

文献《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鲁 郊何以非礼?天子祭天,诸侯祭土。” 何休 注:“郊者,所以祭天也。天子所祭,莫重于郊。”《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赞》:“本以 休屠 作金人为祭天主,故赐姓 金氏 云。”《仪礼·丧服》“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 汉 郑玄 注:“及始祖之所由出,谓祭天也。”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 汉 世祭天於其上,名之为 皇天原 。”汉族自古就有“敬天法祖”的信仰,在古代先民眼中,天地哺育众生,是最高的神。祭天仪式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历代王朝都由天子来亲自主持祭天仪式,祭天的祭坛一般为圆形(称为“圜丘”),寓意天圆地方。在仪式上须诵读祭文、奏雅乐,并焚烧祭品,以表示人们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贡献给天,作为对天滋润万物的一种报答。

在汉族传统社会中,节气日形成了众多庆贺礼俗,而其中最高的祈祷仪式则是天子举行的祭天礼,于每年冬至日举行,由皇帝代表万民苍生向上天祈求天下安泰、万物丰收。冬至祭天之前,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涉及到封建王朝的各个部门,内容主要包括择日、斋戒、习仪、省牲器、告庙、有司陈设等。《左传》记载:“礼,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牛卜日曰牲。牲成而卜郊。”古代祭祀日期的选择一般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明代则由钦天监选定,并制作成册,交由太常寺卿于上一年十二月朔日上奏皇帝,再由皇帝遍告有司及天下百姓。《礼记》有言:“三月系,七日戒,三日宿”,即是指祭祀之前的斋戒活动。

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称为“郊祀”。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来到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内着衮服(饰有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图案的礼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这时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降临享祭。接着天子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把它宰杀。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使天帝嗅到气味。这就是燔燎,也叫“禋(yīn)祀”。随后在乐声中迎接“尸”登上圜丘。尸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尸就坐,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 。这时先向尸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进献五种不同质量的酒,称作五齐。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铏羹(加盐的菜汁)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荐献后,尸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饮毕,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黄帝时的乐舞。最后,祭祀者还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赐福于天子等,称为“嘏”,后世也叫“饮福”。天子还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宗室臣下,称“赐胙”。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事。

周朝之后,特别是汉代起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后,历代王朝皆尊崇周礼,因此祭天仪式也基本按照周代的方式进行。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流程、器物等方面仍有增减。

秦代祭天的有关资料甚少,只知道有三年一郊之礼。秦以冬十月为岁首,郊祀就在十月举行。

汉高祖祭祀天地都由祠官负责。武帝初,行三年一郊之礼,即第一年祭天,第二年祭地,第三年祭五畤(五方帝),每三年轮一遍。成帝建始元年(前32 年)在长安城外昆明故渠之南建圜丘。翌年春正月上辛日(第一个辛日)祭天,同祭五方上帝。这是汉代南郊祭天之始。后汉在洛阳城南建圜丘,坛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天地之位,下层分设五帝之位,坛外有两重围墙,叫做“壝(Wéi)”。汉代时期冬至又称“冬节”,官府举行要“贺冬”仪式,社会上流行“拜冬”之礼。《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一天官方例行放假,商旅停业,举国休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百废待举,政务繁冗,规定一年只有三天假期,分别为元旦,皇帝的生日(万寿节),还有冬至,并称三大节,冬至日的意义可见一斑。

五胡乱华之后,华夏文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郊祀制度也受到一些影响。中国北方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祭天虽采汉制,但常有民族传统礼仪掺入。南北朝时梁代南北郊祭天地社稷、宗庙,都不用牺牲,而用果蔬。齐代开始,圜丘坛外建造屋宇,作为更衣、憩息之所。旧制全用临时性的帷帐,南齐武帝永明二年(483 年)始用瓦屋。

唐代祭天礼除了延续前代礼仪之外,皇后也开始参加,显示了唐代女性地位的提高。

宋代圜丘合祀天地后,要在皇城门楼上举行特赦仪式,赦免囚徒;改日,要到景灵宫祖宗神像前行“恭谢礼”。

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 年),改变圜丘礼制,定每年孟春正月合祀天地于南郊,建大祀殿,以圜形大屋覆盖祭坛。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在正阳门南按南京规制营建大祀殿,于永乐十八年(1420 年)建成,合祀天地。嘉靖九年(1530年),世宗改变天地合祀制度,在大祀殿之南另建圜丘。至此,祭天典礼已发展至最完善时期。

1913年冬至,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在北京天坛举行祭天仪式,这是中国最后一次祭天仪式。此后随着袁世凯称帝失败,祭天被视为“封建帝制”的产物而被终止。

中台湾地区在小年夜晚上23时过后拜天公,小年夜23时,其实就是除夕的子时,是为“辞岁”。有人则认为向天公辞岁,为了表示尊敬,越早拜越好,甚至提早到早上拜。

贺正

大台北地区通常不辞岁,而是在除夕夜的23时拜天公,意思是在正月初一的子时即向上天庆贺新年的意思,是为“贺正”。现代社会工商繁忙,许多人改为正月初一的一大早去天公庙,或各大奉有玉皇大帝的庙宇祭拜。

玉皇宝诞

正月初八日的的23时拜天公,意思是在正月初九的子时就祭拜,有些人在家中未设有神桌,而不在家中祭祀玉帝。或者因为家族习惯,而改在正月初九早晨到庙堂以鲜花、水果祭拜。

神位

北台湾一般不设神位,只是口头呼请玉帝降临,或有人在香炉上贴一红纸,上书“玉皇上帝”或“昊天上帝”。南台湾则流行一种名为“天公座”的神座,是一种纸扎祭品,为宝塔或祠堂等样式,内中书有“玉皇上帝”或者“上苍”,有时还附设有“三官大帝”、“北斗星君”、“南斗星君”,须在烧纸钱时一并焚化。

祭品

近年提倡环保以及佛教影响下,有主张玉皇上帝乃上天高真,素食不荤,一般仅准备鲜花素果,水果忌释迦(又称番荔枝,此水果貌似释迦牟尼佛头像,对其不敬)、番茄、番石榴(古说番茄、番石榴两者因常随人类如厕后而遍生,视为不洁)。

台湾民间信仰多半认为,地位高的神明是素食者:如玉帝、三清、三官等,但随扈的神将神兵就是肉食者。故祭祀玉帝,可用新年应景之糖果、水果、糕饼,多半是年糕、发糕、桂圆、米果、麻粩、寸枣、生仁糖、冬瓜糖等敬奉,不同于众神用清茶奉祀,祭祀玉帝多半会以龙眼干煮成的桂圆茶;或者蜜饯煮成的四果茶。

较为虔诚的祭典仪式,会架设“天公桌”(天台),即是以一神桌置于数条长凳之上,使之看起来更高,并铺上桌布,两侧各摆上甘蔗一节,上缠“篙钱”。再以一张一般神桌置于下方,称为“下桌”。“天公桌”上不得摆设荤食,“下桌”乃供应护卫的神将神兵,故可以摆设牲礼。

供品既设,烧香点烛、并焚烧纸钱,在北台湾,除了寿金、刈金、福金、大百寿金四色金之外,加上天尺金、叩答恩光金、盆金、篙钱等,祈求一家平安,万事如意。

参考来源

天坛!隆重的祭天大典开始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