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神秘可乐(仇志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神秘可乐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神秘可乐》中国当代作家仇志明的散文。

作品欣赏

神秘可乐

中巴车像条硕大的鱼,在不时闪现坑洼的乡村公路上,使劲地扭了扭腰身。转过一道大弯,喘着气爬上一条并不算高的山脊,哧哧地呼出一口浊气,终于平缓下来。

同车的赫章县文物局彝族汉子阿哲,指着不远处一个小包,介绍说:“那就是夜郎王的点将台。夜郎王但凡出兵,都要亲自来到这里,让手下的大将们,一个个比试武艺。谁的武艺高强,夜郎王便现场颁授帅印,命其率部出征。”“是吗?”大伙面露惊愕。也许,谁都没想到,在赫章,在可乐,在这么个不打眼的小山包上,居然是两千多年前叱咤风云的夜郎王挥师出征的圣地。没错,就这地儿,那就是夜郎王当年的点将台。阿哲又随手一指,胸有成竹。身为专业文物工作者的阿哲,对夜郎王点将台言之凿凿,也就由不得我们不信了。

可乐,彝文古籍称“柯洛倮姆”,即“中央大城”,史志记作“柯乐”。通常认为,彝族最先进入可乐,是地地道道的土着。

自1958年可乐首次发现第一批出土文物,先后进行了9次发掘。2000年,发掘夜郎墓葬108座,出土文物547件。其中,“套头葬”尤为奇特,引起史学界、考古界的极大关注,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赫章“可乐墓葬群”,入选2000年——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由此跻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可乐遗址墓葬群缘何如此轰动,考古专家梁太鹤先生,作了精准的概括:一是可乐墓葬分布面大,达3.5平方公里以上;二是集中高密,3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掘墓葬80余座,有不同时期的墓葬叠压在一起,为省内考古罕见;三是延续的时代长。战国、西汉、东汉时代,都有大量文物出现;四是文化底蕴丰厚。出土的大量文物,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独特的夜郎民族文化,以及秦汉时期,汉文化与夜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于是乎,可乐被誉为“贵州考古发掘的圣地、夜郎青铜文化的殷墟”,也就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了。

[1]

作者简介

仇志明,必读社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