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社冲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社冲乡位于柳城县南部,距县城42公里,距柳州市25公里。乡境东与柳州市沙塘镇毗邻,南与柳州监狱接壤,西与柳州市柳南区太阳村、柳江县洛满镇交界,北与柳城县凤山镇相连。总面积128.6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291.02公顷,辖7个村民委员会45个自然屯,总人口15596人(2017年)。[1]

中文名称:社冲乡

行政区类别:乡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南部

面 积:128.67平方千米

人 口:15596人(2017年)

经济建设

社冲乡以水稻,糖蔗为主要产业,是柳城县主要产蔗区之一。在稳定粮蔗面积的基础上,通过改良品种以提高总产量。2000年在全县以无忧村为试点最早推行水稻技术管理承包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粮食总产量8472.35吨。糖蔗生产重点推广新合糖10号、22号和美国CP/80,全乡甘蔗改良率60%,2000-2001年榨季原料蔗进厂数达15万吨。实现农业总产值9715万元,财政总收入398.25万元。

社冲乡在“稳粮保蔗”的基础上,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地方产业,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产值超万元的冲江村巨峰葡萄以法多、味甜、色靓而倍受市场欢迎,现种植面积达85O亩,成为柳州良种种植示范基地,无忧村的无籽西瓜、粉葛,仓贝村和种桑养蚕,良冲屯的瓜果,长漕的冬瓜、节瓜种植已初具规模。

柑橙类水果种植是社冲乡的一大农业产业特色。近年来,该乡在“稳粮保蔗”的基础之上,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如今该乡的柑橙类水果蜜桔、脐橙、沙糖橙种积面积达3000多亩,仅仓贝村就有1000多亩,素有“水果之村”的美称,生产的脐橙在市内外小有名气。然而,长期以来,该乡果农都是分散经营,抗市场风险能力差,“要改变这些现状,只有以企业化运作模式走品牌路子,走出国门才能进一步提升水果的价值,提高单产,增加果农收入。”而柑橙类水果要走出国门,必须通过农药残留检测。果农涂科志当场就算了笔账:“我们水果一出境,每公斤价格只要提比国内销售价格提高0.5元左右,我的10亩水果就可以增收1万多元。”

在该乡农业服务中心的指导下,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社冲乡楞寨山水果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141户果农加入其中,仓贝村的果农就占了80%以上。他们从中选出理事、副理事、农药保管员等管理人员,聘请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作为技术指导,进行科学化种植,规范化管理,定期开展培训,全力确保水果从生产源头到收获采摘全部符合出境水果要求。通过柑橙类水果出境资格评审,无疑给该乡果农注入了种植水果保增收的“强心剂”。

社冲乡开发区已形成一定规模,住宅楼、商品房林立,进口路两侧已建成一条街,市场建设已开始动工,预计2002年12月可全部竣工投入使近年来,社冲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全乡已逐步形成了仓贝桑蚕、社冲西瓜、冲江葡萄、长漕冬瓜等一村一品的产业结构。并建有一个柳州市冲江良种工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同时,社冲乡利用毗邻柳州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石头”和“矿产”资源上做文章,大力营造亲商、富商的投资软环境,已陆续有老板到该乡开采锰矿、白云石、硅、页岩等矿产资源,兴办企业。

该乡农业以发展优质水稻和推广甘蔗良种良法为重点,甘蔗良种率98%;同时,发展多种品种,其中,仓贝村的种桑养蚕,平村的山上养羊、社冲村的杂交竹,无忧村的无籽西瓜、香瓜,长漕村的水果等种养业发展态势良好,冲江村巨峰葡萄示范基地种植已具规模。

招商引资

2004年,社冲乡引进了柳州、柳江等地客商,投资96万元的锰矿厂技改工程基本完成,投资100万元的平村石灰场正在兴建,投资20万元的恢复社冲岩口石场,仓贝村建起该乡第一个蚕茧烘烤企业。共引进资金885万元,新建集体企业4个,个体由原来的110个增加到216个。

社会事业

06年9月29日,柳城县社冲乡洛文小学的教室里坐着一群不同寻常的考生,一群成年人在市、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老师监督之下,拿着笔认真的答着试题,另外一间教室里则传来了扑鼻的香味,惹人直想流口水。原来,洛文村群众正在参加“中式烹调”初级资格考试。

参加考试的40位人员全部是“中式烹调”培训班的学员,他们通过进行笔试和实际操作,较好地掌握了“中式烹调”基本知识,增强了生活技能,进一步提高了生活质量。像这种以考带学的技能培训,还将在其他几个村委陆续开展,培训时间将持续到11月底。

据了解,社冲乡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群众“盼致富、没思路”、“想致富、没技术”、“求致富、没门路”等问题,结合农广校招生工作,以全面提高群众素质和劳动技能为突破口,在全乡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送技术、送服务”活动。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员配合乡劳动就业保障服务所、团委进行了充分调查后,遵循群众喜好及实用性原则,组织16至45周岁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中式烹调”、理发、计算机维修、摩托车维修等内容的技能培训,从而激发农村群众创业进取精神,提高他们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和就业能力,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加快他们致富的步伐,整体上提高农民素质,推动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