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蓮姜槲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石蓮姜槲蕨 |
中文學名 石蓮姜槲蕨 拉丁學名 Drynaria propinqua (Wall. ex Mett.) J. Sm. ex Bedd. 拼音 shilianjianghujue 門 蕨類植物門 綱 薄囊蕨綱 目 水龍骨目 科 槲蕨科 屬 槲蕨屬 |
石蓮姜槲蕨 (Drynaria propinqua (Wall. ex Mett.) J. Sm. ex Bedd.)附生樹幹上,螺旋狀攀援,或生岩石上,匍匐生長。根莖長而橫走,分枝,徑1-2毫米,密被鱗片,鱗片貼生,盾狀着生,三角形或卵形,長3-6毫米,寬1-1.5毫米,邊緣具長齒,先端纖細或漸尖。葉二型,基生不育葉圓形或卵圓形,長10-20厘米,寬7-18厘米,分裂至葉片2/3或更深,邊緣不規則齒狀;葉兩型,不育葉闊卵形,羽狀深裂。能育葉半米左右,裂片大小近似相等。據此可排除同屬的小槲蕨,因為它只有能育葉。其次,能育葉裂片數相對少,8-12對。而中華槲蕨、川滇槲蕨、毛槲蕨裂片均大於等於15對,硬葉槲蕨更達30-40對,顯然這四種都排除在外。據說根狀莖可治跌打損傷。第三,孢子囊群靠近裂片中肋着生,每側各排成整齊的1行,在裂片上呈雙行結構。據此可明確排除櫟葉槲蕨、槲蕨、團葉槲蕨,因為這三個種孢子囊群散布面較大,不呈整齊的雙行結構。[1]
形態特性
株:附生樹幹上,螺旋狀攀援,或生岩石上,匍匐生長。
莖:根莖長而橫走,分枝,徑1-2毫米,密被鱗片,鱗片貼生,盾狀着生,三角形或卵形,長3-6毫米,寬1-1.5毫米,邊緣具長齒,先端纖細或漸尖。
葉:葉二型,基生不育葉圓形或卵圓形,長10-20厘米,寬7-18厘米,分裂至葉片2/3或更深,邊緣不規則齒狀;計脈明顯,能育葉葉柄長8-20(-25)厘米,窄翅不明顯;葉片三角形或卵形,長(20-)30-50(-60)厘米,寬(12-)20-30厘米,裂片7-15對,裂片近等寬,長(5-)10-15厘米,寬1-2.5厘米,分裂距葉軸不及2毫米,邊緣鋸齒狀,頂端尖頭,頂生裂片與側生裂片同形;葉脈明顯。
果:孢子囊群圓形,葉片下面全部分布,在下部裂片多生於基部,在中脈兩側各排成整齊的1行,近主脈,生於2-4個小脈交匯處。孢子囊環帶具(12)13-14(15)個加厚細胞,孢子囊無腺毛。孢子有圓形和刺狀突起。
產地分布
生境:海拔500-1900(-2800)米,附生樹幹或岩石上。
主要價值
藥用:根莖浸酒服,治跌打損傷
參考來源
- ↑ 石蓮姜槲蕨和細裂小膜蓋蕨, 新浪網, 2018-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