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窟之外(郑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石窟之外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石窟之外》中国当代作家郑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石窟之外

水泥路的尽头,两条小路分别向上向下延伸。江龙指着向下的那条路说:“上次我们就沿着条路,一直下到山底,再上山,最后还是没有找到石窟。一对夫妻从山上下来,他们也没有找到石窟。”

于是,我们选择向上的那条珞。

远远地,看见一座碑石,行到碑石处,细看碑石,上面刻着:镇风寺石窟。导航提示,到达目的地,目标在路的左边。

除了碑石,就是干枯的杂草和棱嶒的山石,一条小路隐约可见。沿着小路,我们继续向上攀登。有几处山崖陡峭,寻着石头的层次与缝隙,手脚并用,才爬过山岩。

这真的是爬山。当地人把上山叫“爬山”,原来是极贴切的。“爬”,意为手脚攀爬。一般人称上山为“登山”,显然要轻松许多。这是现代人的文明说法。现代的许多山川被辟为旅游景区,大多砌着台阶,上山只须登而无须爬。古代大多没有这样的便利条件,尤其是险峻的大山,只能“爬山”。当年我在泰岭脚下的桥南镇中学实习。星期天同学们相约去爬秦岭。山崖陡峭,几乎无路可走,我们手拉荆棘,艰难攀爬,那可真是爬山!

一边往上攀爬,一边寻找石窟。杨虎眼尖,说山那边似乎有一处窑洞样,只要爬上山顶,再向右到另一山头,往下走一段就能到达。 一路攀,一路喘,一路歇,终于到了山顶。继续往东转。一条小路向下,应是石窟的路。更高的山上有风车旋转。爬山,岂能不登高望远?于是,我们继续向上。

山顶上居然平平整整,北边有一条大路通往山下。大概是为修运风车上山而专门铺设的。

山峰连绵,一个山头接着一个山头,近处的每个山头都耸立着一座风车。洁白雪亮的风叶在蓝天下闪着光。蓝与白,如此和谐,又如此壮美。远看极小的风车,近看却无比高大?站在风车下,人竟然显得极其渺小。

拍了一些照片,歇息一会,下山又寻到刚才的小路。下行两三米处,一块岩石上凿着形如锅台的石窝,一大两小。许是有人在这里做过饭。转过石岩,就是石窟窑洞。窑洞敞亮,并无窑门之类的东西阻挡,石窟一览无余。

全是佛像!窑壁雕满佛像,一排排,整齐紧凑。此洞被称为“千佛洞”,大大小小的佛像,密密叠叠,应有千尊之佛。佛头大多毁坏,底座凹陷处有红蓝之色,这应是彩塑佛像,残存的颜色依然鲜艳。底座多为祥云纹饰,依然可以看出雕刻的精细。正首一座大佛,只剩下底座,还残损不全。窑洞顶上有裂缝,雨水渗漏,那一圈石像湿湿的,全无色彩。正面墙一边塌坍,用砖补砌,也是潮潮的。另一边贴着一张观音画像,简单粗劣,这幅画没有为石窟增添亮色,反而破坏了石窟的艺术氛围。

我见过龙门石窟的千佛巨像,见过清凉山的万佛之洞,听闻过云冈石窟,峨眉大佛。我一直惊异于佛教的力量,是什么让人们在坚硬的岩石上开凿如此丰富如此精美的佛像?或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只是,许多散落在民间山野的雕像多遭损毁。像这个镇风寺石窟,千尊佛像,佛头被敲碎,被铲除,这不是自然剥蚀,而是人为的结果。文革期间,许多村寨的庙宇被毁被拆,无论是道家的龙王庙,还是佛家的寺庙,都被当作封建迷信,遭到毁灭性破坏。 文化革命,以摧枯拉朽之势,把各路神灵推下神坛,让封建礼教各路神灵压迫下的人们站起来。

这或许就是毛泽东发动文化革命的初衷。毛泽东是鲁迅的知音。鲁迅批判封建礼教,批判国民的奴性,毛泽东要用革命的手段打破礼教的枷锁,把站在人们头上的神圣拉下宝座。没有神灵,没有高高上的老爷,人们才能消除奴性,真正站立起来。

一场革命可以推翻一个王朝,推翻一个制度,但怎么能够迅速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尤其是老一辈人,他们一辈子烧香拜佛,拜祖宗,岂能是拆除几个神庙,推倒几个神像可以改变的?或许,只有这一代人逝去,那些观念,那些思想,才能渐渐消亡。

但革命到底让年轻一代的观念迅速改变。对于佛,对于神,对于逝去的祖宗,年轻人已渐渐失去敬畏,不再顶礼膜拜。而现在,纵然有人建庙,有人修祠,有人去探访石窟,但其内心不再是虔诚的膜拜,更多的,是休闲,是娱乐,是满足精神的需求,是对文化的尊崇与向往。 人们建庙塑佛像,修的是一处景观。或者是为经济,或者是为了文化。

其实,无论是佛,是道,还是儒,本质上,都是对人生宇宙的思考。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出人生的真谛,相信因果轮回,创立佛教。上帝创世纪,女祸造人。人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世界从何来?又将成为什么?这些其实都是人们对天地人生的思考。老子探究人生智慧,悟得大道至简,无为为上。孔子感叹天下无道,以身求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们也是在思考人活一世,当怎么活的问题。

与其说是神创造了人,不如说是人创造了神,人反过来又求诸神的保佑。这是因为人对世界无法把握,所以把命运交付于神,求神的护佑。就像这镇风寺,因为山高风大,修寺,在于镇住风雨,给人们带来安宁和康健。当人们有足够力量把控自己的命运,人就是自己的神,而神就成了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人们在对精神的满足中安顿生命,在对文化的探求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明白这一点,人会活得更加通透。

中国人亦儒亦道,甚至还不忘佛,前半生多积极进取,后半生多淡然处世。儒道释常常统一于一身,苏轼亦明此道,在贬谪的岁月里,在艰难之处境中,不忘为民做事,却又能旷达乐观,看淡名利,看淡风雨。中国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亦是深谙此为人之道。

探寻石窟,不是求佛,求的是心灵的愉悦,精神的满足。

石窟之外,精神,文化,才是另一重天地。 [1]

作者简介

郑剑,中学教师,渭南市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