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勘探与开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石油勘探与开发》(双月刊)创刊于1974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主办。为部级技术类科技期刊,1992年获全国第一届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1996年获全国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
《石油勘探与开发》以促进石油地质勘探、油气田开发及石油工程领域理论技术发展与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开设“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石油工程[1]”、“综合研究”和“学术讨论”栏目。
《石油勘探与开发》是被美国SCI(科学引文索引)、Ei(美国工程索引)数据库同时收录的中国核心科技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在2017年全球SCI期刊影响因子引证报告(JCR)中,影响因子1.903,排名全球SCI期刊石油工程类第二,位于Q1区,在SCI期刊地球科学类位于Q2区。
《石油勘探与开发》在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公告中,影响因子为4.024,连续5年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蝉联第一;第14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石油勘探与开发》获中国政府期刊奖提名奖,连续5届被评为“中国权威学术期刊”,连续5次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目前读者已遍及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澳大利亚、伊朗、巴西、马来西亚、加拿大等93个国家与地区,为世界先进石油理论技术进入中国,中国石油工业最新科技成果走向世界搭建了高端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办刊历史
1974年,《石油勘探与开发》创刊,为半年刊。
1975年,改为双月刊;1976年,改为季刊;1977年,重新改为双月刊。
2001年,期刊被Ei数据库收录。
2008年,期刊全球发行并出版国际英文版。
2013年,期刊被美国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
2014年,期刊第八届编委会成立。
2015年,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名单。
办刊宗旨
促进石油地质勘探、油气田开发及石油工程领域理论技术发展与学术交流。
办刊条件
《石油勘探与开发》开设“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石油工程”、“综合研究”和“新能源新领域”栏目。
期刊主要刊登石油勘探、开发及工程领域具有创新性、能够反映国内外石油工业重大成果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期刊发行对象主要是国内外相关石油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各油气勘探、开发及工程研究机构,地质及油气相关科学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各大图书馆和能源信息研究、咨询部门,读者对象主要是中高级科研、技术及管理人员。
办刊成果
收录情况
根据2020年4月期刊官网显示,《石油勘探与开发》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美国《工程索引》(Ei)、美国《石油文摘》(PA)、美国地质文献信息系统(Geo-Ref)、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MI)、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JST)、Scopus科技期刊文摘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石油文摘》等收录。
研究发表
根据2020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石油勘探与开发》出版文献量为5785篇。
根据2020年4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石油勘探与开发》出版文献量为112篇。
影响因子
根据2021年7月期刊官网显示,《石油勘探与开发》2020年SCI影响因子为3.803,排名全球SCI期刊石油工程类第三,位于Q1区,在SCI期刊地球科学类位于Q2区。
根据2020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石油勘探与开发》总被下载2384376次、总被引143155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2]为4.861、(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3.641。
根据2020年4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石油学报》载文量为3047,被引量为87439,下载量为208738。2017年影响因子为4.38,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名第27名。
荣誉表彰
根据2021年7月期刊官网显示,《石油勘探与开发》是“中国政府期刊奖提名奖”获奖期刊,连续16年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连续5届被评为“中国权威学术期刊”,连续8届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视频
石油勘探与开发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专业解读 | 石油工程:“工业的血液”,这个专业厉害了! ,搜狐,2020-11-17
- ↑ 最新影响因子(2019年)出炉,赶紧围观!,搜狐,2019-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