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石板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石板屋
图片来自pixnet

石板屋台湾原住民鲁凯族排湾族及少数布农族泰雅族用石板建造的传统式住屋。

介绍

相传以前下雨时房屋常会漏水,改成石板搭建后,屋顶的外型有如百步蛇的鳞片般,因此雨水会沿著鳞片外缘流下去,才改善漏水问题。石板屋一般使用板岩页岩作为建材。

起源

排湾族

多利用当地的石材所建。族人在盖房子前会先寻找适合的缓坡,并在上面铲出一畚箕形的地台以作为建筑基地。其建筑的侧壁均以石片堆成,上方则以木材为梁,屋顶则有以树皮、芦苇等植物或用岩片搭盖而成,而屋内地上则铺有石板。若为头目或贵族的住居在屋檐下墙面上侧,会有雕刻的檐桁。
盖石板屋在部落是一件大事,通常要动员全部落的人以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建筑完成。东、南排湾族则因建材取得不易,故无石板屋可言[1]

鲁凯族

所用的石材系以居住地附近出产的黑灰板岩及页岩,经简易加工后得到较为整齐的片状石板,然后再堆砌而成。

一般平民阶级的石板屋,三个星期即可完工,而贵族居住的石板屋因为较为讲究细节,因此需要较长的工时。

布农族

以大石块做为墙柱,用较薄的页岩当作屋瓦。支梁和窗户则以木制成,其馀部分用大小石块堆叠而成。室内则有谷仓,其外部前后则绕以石板堆积的矮墙作为防护。

参考文献

  1. 刘全峰. 石板屋. 台湾大百科全书 Encyclopedia of Taiwan.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