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头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石头拳,属于少林门派“矮架子”,是流传在安徽的著名拳种之一。可以强身健体。

基本内容

此拳,以刚健有力,朴实无华而著称于众。出拳、发拳、震脚,皆忌导气,以气摧,内外结合。讲究手、腿、眼、身、步。手法:单拳、双拳、十字拳、魁星拳,单掌、双掌、十字掌、花手掌。腿法:单腿、起腿、飞腿、提腿。眼法:神速、准确,手到眼到,手眼相合。身法:进、退、闪、展。步法:马裆步、前弓后箭步、白鹤掠翅步等。拳械套路有:上石头、下石头、曦阳掌、六家式,单刀、戚门十三剑等。

石头拳,源于三国魏文帝时期,盛于北朝宣武帝、孝明帝年间。此拳,风行于北方诸省,以山东、河南、河北较为普及。从唐肃宗时,开始由北向南流传。

民国初期,武术大师唐殿卿[1]将石头拳传入江苏和安徽。唐殿卿曾从三个回族师傅,所以特别喜爱回族传人,如林显明、林广陵、石保明、艾玉恭、林仙福等;所收汉族徒弟有金一明、刘绍臣、杨恒寿、刘声如、刘海龙、刘伯川、陈昆山、范世海、魏四、徐文全、刘襄国、林柏坚等,尽皆学有建树,成为上个世纪扬州武术的中坚。在合肥所传弟子中,成名的有杨友成、周志海、吴重光、李世清、宋武、余应生、王品先、刘敬明等人。安徽王品先再传王明熙。唐殿卿在山东曾传曦阳掌给师弟米传宗。

历史

石头拳,据史料记载为清末河南商丘籍的武术大家唐殿卿(约公元1850~1926年)所传。该拳在清道光年以前由唐家内传,至咸丰、同治年时,唐殿卿的家父与二伯父应河南嵩山少林寺之邀前往寺内传播武艺,将此古石头拳授予僧众数十人,并以“上石头拳”与“下石头拳”命名。唐殿卿即自少年时代起,就得家父及其家族中多位长辈们的悉心指导,不但全盘继承了唐家的系列武艺,且更以“上下石头拳”及“石头母拳”为拿手技艺。青年时代,唐殿卿开始仗技闯荡江湖,由于其武艺高强且为人有礼,故被光绪初年的两江总督署大将军李德贵及标营把总李存义等圈内大家誉为“南京北京,神手唐殿卿”。

《秘本石头拳图说》[2]系唐殿卿于光绪34年在南京三茅宫设点传艺时演示的“石头母拳”,并由唐之弟子金一明(南京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副编审处长兼首席编审员)学会后委托李松如(南京中央国术馆顾问兼董事会董事)先生亲笔绘图并手抄文字,制成孤本影印件。

石头拳,因其拳趟走势步履坚硬且招数之中震脚颇多,手法每每出招刚强猛烈、整体发力爆气十足,故与山中石头冠名,是为此拳之名称。这趟石头母拳由此也特别适宜年轻力壮者演练。另外,在提供此趟石头拳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中,向南京中华传统武术培训学校图书室古籍善本资料库借阅了《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首期教授班讲义》上卷与下卷并照原手抄孤本扫描,在此谨向该校表示谢意。

视频

石头拳 相关视频

合肥故事休闲频道石头拳报道
石头拳:土生土长的合肥功夫

参考文献

  1. 武术大师唐殿卿简介,龙朔文化网,2019-05-20
  2. (转载)秘本石头拳详细图解----范克平,新浪博客,201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