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石卡镇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下辖的一个人口大镇,糖料蔗大镇,有“甘蔗之乡”的美誉。[1]

中文名称: 石卡镇Shika Zhen

外文名称: The town of Shika

别 名: 石嚹la、lo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

下辖地区: 石卡社区等19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广西贵港市石卡镇石卡街1号

电话区号: (+86)0775

邮政区码: 东片537116,西片537115(西山、大岩、方竹)

地理位置:广西东南部

面 积: 200.85平方千米

人 口: 77021人(2017年)

方 言:粤语-邕浔片-石卡话,勾漏片-贵港话,广府片-广州话(少数)

气候条件: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九凌湖、帽岭、西山村七星岩

火车站:贵港站、贵港高铁站、旧西山站

车牌代码: 桂R

粤语拼音: Sek6 Ka1 Zan3

目录

地理位置

石卡镇位于覃塘区东南部,广西最大的冲积平原——浔郁平原西侧。地理坐标东经109°10′~109°40′,北纬22°53′24″~23°0′36″,东西跨距21千米,南北跨距约为20千米,圩镇距市区15公里,六景至山心高速公路环绕而过,贵大公路,横贵公路交汇于镇内,兴六高速公路贵港联线穿经圩镇而过,往南大约5公里为南梧高速以及广昆高速。黄金水道郁江穿境30余公里。全镇面积200.85平方千米,辖1个石卡村社区居委会和18个行政村共计19个村,77021人(2017年)。石卡镇拥有优质石灰石5亿立方米,有风景秀丽的九凌湖七星山以及在建的东盟国际生态旅游区等旅游资源。 由于所在气候区是热带,也保留了很多热带景观,槟榔、假槟榔、芒果树、棕榈榕树等热带树种。

气候特点

石卡镇位于北回归线以南60公里处,太阳光入射角最小也超过44°(冬至日)属于桂南地区的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普遍在1500~2100mm,年平均气温22.5℃,全年无雪,无霜期长达362天,12月到次年1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15℃,早春一般在2~3月,立春之后普遍回暖变热,特点是:升温快,湿度大,风力大,气温起伏大,曾在06年3月8日出现最高气温35℃!2月中旬开始潮湿阴雨(回南天)并持续至4月中旬,雨季也从此开始,4月中旬或5月初入夏(日平均气温28℃以上),6月~9月为盛夏(日平均气温在32℃以上)月平均气温在29℃,末夏(伏夏)在10~11月上旬气温还在30℃以上,12月中旬开始受到北方冷空气的控制,11月平均气温26℃,日平均气温在22~25℃,12月下旬是冷空气活跃的开始,剧烈的降温也伴随而来。夏季极端最高气温42℃(2006年),冬季极端最低气温3℃(2008年1月冰冻灾害),2007年12月的暖冬曾出现32℃的高温!石卡镇位于季风区内,季风现象显著且经常受到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袭击影响,2003年强台风“伊布都”正面袭击石卡地区,持续风力达11级以上(32.1m/s,117km/h),瞬时风力14级(45m/s,162km/h),摧毁力极强,普通树木无法承受如此大的风力都纷纷连根拔起,只有槟榔树等抗风树种丝毫未损!2006年7月份的台风“碧利斯”携风带雨袭击贵港,石卡最大降雨量达到340mm,为超大暴雨等级;2008年9月25日,超强台风“黑格比”以110千米的风速(30米/秒)横扫全镇,石卡受灾严重!2011年10月份的台风“纳沙”气势汹汹,持续8级以上的大风7个小时,降雨量更是刷新纪录……如此多的灾害正是由于石卡镇位于旱涝灾害严重的季风区内。

天象奇观

石卡镇本镇乃至覃塘区全区都位于北回归线23°26′以南,每年地球公转至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轨道,太阳在正午12点直射北回归线,太阳入射角在90°,桂平市的北回归线公园就是很好的证明,不过,石卡镇会比北回归线提前20分钟左右出现直射现象,此时你看不到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太阳就在你所在位置90°的正上方!这也正是热带地区所特有天文现象。而北方的朋友只能看到太阳最高的时候也始终在南边东升西落,太阳最高也到不了头顶上方,想不到在北回归线太阳还能升到自己的头顶上!很奇特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到北回归线或以南地区的任意一个地方,来观看这一奇特现象!

经济发展状况

石卡镇素有“蔗乡”之称,是广西最大的甘蔗生产乡镇,拥有约10万亩蔗地,保证原料蔗产量在30万吨以上。2002—2003榨季进厂原料蔗39.7万吨,创历史新高,产量占覃塘区全区的1/3,占贵糖集团入厂的1/3。投资3300万元的港桥水泥厂于2000年建成投产,年产量10万吨。有红砖厂8间,石灰厂1间,沙、石矿场30个,提供税收250多万元。2005年入驻的华润水泥(贵港)有限公司便位于石卡镇郁江西岸,并且华润集团亦成为贵港地区的龙头企业之一,2010年开始动工的台湾水泥产业园区建设预计2014年完工,据贵港市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3年1月份,台泥产业园区公租房完成了大半的建设任务,未来5年内将扩大至周边翰芦村一带,约有10万外来技术工程人员及台泥务工人员入驻该产业园。投资422万元的高岭头二级电灌站维修工程已完工,可灌溉面积1万多亩。投资80万元15公里长的青湖四级公路通过了验收,村级道路四通八达。18个村委建有办公大楼,建筑面积11972平方米。2008年开始,广西南方电网公司投资对石卡镇变电所进行改建扩容,将原来的35千伏变电所改建为110千伏市级主干网输变电站并对其扩容,满足了本地和临近各乡镇的供电需求,保证贵港市电网运行的平稳。圩镇建设进一步加快步伐,将在高速路联线东面新建一个开发区,西面建设一个投资5000万元的物流中心。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在两年内良种良法率提高到100%:积极发展各种农业经济作物:中药材、蘑菇、冬菜等,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抓好华润集团在石卡投资13亿元的年产360万吨高标号的水泥厂的征地、拆迁等工作。引资230万元在二桥开发区建塑料加工厂。积积参与在陆村规划1000亩的工业园区的建设,计划开发九凌水库和南蛇山洞,争取上级扶持5000万元抓好以石卡为中心的10万亩甘蔗治旱工程,从而提高甘蔗单产,增加农民收入。华润水泥集团(贵港)公司于2005年在石卡落户并投入生产,石卡台泥产业园建成不断壮大,为石卡发展注入活力元素。

台湾产业园

广西贵港(台湾)产业园的前身是贵港市覃塘区工业集中区。2009年9月,贵港市人民政府将覃塘工业集中区进行科学整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更名为“广西贵港(台湾)产业园”。2010年2月,广西贵港(台湾)产业园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全区27个重点推进园区之一。2011年5月,产业园被确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广西贵港(台湾)产业园位于贵港市西南部,总规划面积29.84平方公里,其中主园区石卡临江产业园东临郁江,距贵港市城区8公里,距南梧高速公路入口7.5公里,园区进港大道和南梧高速贵港一级联线相连,水陆交通便利,园区内可利用规划岸线5.43公里,可建50个以上泊位,已建成台泥专用泊位6个,在建泊位11个。落户广西(贵港)台湾产业园的企业有台泥(贵港)水泥有限公司、华润水泥(贵港)有限责任公司等共46家。广西贵港(台湾)产业园依托优越的水路、陆路交通条件和地理位置,按照贵港市政府的统一规划定位为:区域内船舶修造及钢结构产业基地和外贸进出口加工产业基地。自建设以来,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亿元人民币,实施了园区部分土地平整、通路、通水、通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标准厂房、配套商住小区及公租房等配套设施建设均以竣工。其中,贵港西江综合保税区正在按计划申报,联检楼、保税仓、商住配套按计划推进;东盟家具城已完成土地预征1000亩,计划年内开工建设。2013年园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9.9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9.40亿元,同比增长22.98%。实现工业增加值22.4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208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税收3.928亿元,同比增长16.6%。工业项目实际完成投资96148万元,同比增长64.6%,基础设施完成投23852万元,同比增长48%。未来两年,园区将力争全面完成一期土地规划的利用和建设,实现园区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工业增加值30亿元,税收5亿元,努力打造“百亿园区”,在此基础上完成二期土地控规、调规和征收工作,为打造“千亿园区”夯实基础。

圩镇景象

石卡镇的圩镇发展不断增强,石卡圩分为东西南北中心街,每隔两日为一圩。圩日时,除了农忙时节都是人山人海,成为乡镇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十里八村的人们都前来赶集或是挑担摆摊做买卖,各个商铺热闹非凡!

语言文化

方言

贵港市属于粤语方言区,通行粤方言。石卡镇多使用石卡话(属粤语广府片和粤语邕浔片杂合)、贵港话(粤语勾漏片)还有教学和对外交际舞台上使用的普通话(更多的是掺杂有方音的普通话),据民国时期的《贵县县志》记载,“秦自南取百越之地后设立桂林郡(后易名郁林郡)于布山县(今贵港市桂平市西南),后迁于贵县贵城镇或南江(郁江南岸)一带,古越语对后世的现代粤语影响甚大。粤语粤方言大体沿珠江水系分布,石卡镇恰好位于郁江沿岸,石卡话属粤音系无可否认,而民国之后玉林话、客家话大量迁入并流行于贵港地区,石卡话受到部分玉林话声调的影响,今语音融广州话和贵港话于一体,词汇与主流的广州方言一脉相承,石卡话是以石卡街话为准,比如文化站等单位使用的方言而非村里话,绝大多数人能使用本地话、贵港街话以及广州话(仅限于石卡街),除以上所述汉语方言之外,石卡镇亦有极少数人使用壮语。石卡镇拥有粤剧团3个,师剧团28个,镇级图书馆1座,藏书13000多册。2001年贵港市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在该镇召开,文化站为中央扶持的达标建设文化站。有中学3所,小学中心校1所,村小17所,在校学生14576人。在国家的扶持下,石卡的文化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石卡镇是贵港地区的粤剧和师剧集中地,许多著名的粤剧粤曲名家来此唱大戏,并录有光碟等音像制品销往广西各地,石卡师剧尤为突出,该剧种结合牛娘戏以桂东南岑溪粤方言演唱的师剧契合大多数桂东南、桂南地区的师剧剧迷的口味需求。

推广普通话

97大推普以来,在市教育局的督促下,石卡镇的机关单位以及教育机构的普通话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随着石卡居民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话也不断在生活中扮演着与外地人交流的重要角色,虽然本地居民仍习惯用方言交流,但是也不影响普通话的推广。同时,方言也陷入了困境,较多00后的人已经很难使用粤语方言来读书看报,贵港市区公共场合虽然恢复了方言服务,但是方言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为了便于交流,石卡镇人民都在努力学习普通话,2011--2016年期间将有约10万北方地区的外来技术及务工人员进驻石卡镇都蕴村、翰芦村一带,因而学习和掌握普通话即成为了人们当前的任务之一。但在“推普”的狂潮中,方言区的民众也希望能保留方言文化。2013年年尾开始,石卡镇的公共场所比如:银行、医院、电话客服等实行双语服务,即:普通话、粤语(广州话),由此可见政府和民众对本土文化的重视。

宗教文化

坐落于石卡镇石卡社区圩边屯岭顶戏台附近的天堂寺,作为贵港市宗教办批准设立的一个佛教宣传点。天堂寺建于2006年,成立之初曾遭遇政府干涉以及邪教不良风气的影响,2009年——2012年经过不断协商后再修缮,天堂寺与曲艺团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石卡社区活动中心以及老年人活动中心。宣讲佛法,粤剧粤曲表演,各种文体活动,皆在该处进行。

读音问题

石卡镇的“石卡”两字并不是按本字音来读,粤语粤方言读“石卡”不读sek6ka1,应该读原字“石罅”普通话读shíxià,粤音读sek6ha1(“虾”的音)也有sek6la3的讲法,或“石下”sek6ha6-5,常读作sek6ho1,这让很多人不解,在民国版《贵县县志》里边有记载石卡镇原本叫做“石下”,因此才令好多外地人费解。

著名景点

九凌湖位于贵港市中心城区西南侧,覃塘区石卡镇西面,正处于南宁至广州高速公路与209国道交汇的东北侧,贵横公路与北海至柳州公路交汇聚点,距市区约20公里、兴六高速路4公里,一级联线擦肩而过。九凌湖水库是覃塘区一座中型水库,总库容185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282万立方米。九凌湖湖面面积10000多亩,水面宽阔,湖长约4.7千米,宽约0.95千米,呈杠铃状坐落,湖水来自14个地下涌泉,平均水深3米。湖水清澈无污染,冬暖夏凉,长年不枯竭,年平均气温在16—20℃之间,水中鱼虾历历可数。湖中有占地100亩湖心岛,岛上现有“望月亭”,倚亭而坐,举目远眺可见若隐若现的平天山,近处“七星伴月”壮丽景观、尽收眼底,西、南两面耸立着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山,既有小巧玲珑、惹人喜爱的,又有气势磅礴、壮观雄伟的。南面山峰有着三岩六洞,洞中有形状千姿百态、独具一格,历经千万年而成的石钟乳,已开发九龙洞,其余洞穴仍保存完好。洞中溪水长流,口渴了喝上一口,清凉甘醇,沁人心肺。洞中气温宜人,终年保持18—20℃,是避暑的好去处。湖四周山林郁郁葱葱、绿意盎然,一阵微风轻拂而过,松涛声闻风而起,加之林间鸟鸣,汇成了一曲优美的天籁之歌。山青水秀、绿树蓝天构造九凌湖世外桃源般的环境,是悠闲避暑的好去处。

视频

西山石卡镇活动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