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眼鏡蛇科

眼镜蛇科
圖片來自102clps60811

眼镜蛇科(学名:Elapidae[1]),又名蝙蝠蛇科客家話稱之為嘭頭蛇。所有眼镜蛇科的成员皆为毒蛇,都有一对固定于前上颚的毒牙用以注射毒液,毒牙与毒腺相连。

主要栖息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包括亚洲非洲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当中包括眼镜蛇属眼鏡王蛇屬曼巴蛇属环蛇属太攀蛇属虎蛇屬珊瑚蛇等著名的成员。目前已有约61包括325个物种被确认。

目录

描述

所有眼镜蛇科的成员都有一对固定于前上颚的毒牙用以注射毒液,毒牙与毒腺相连。它们为陆栖性,大多与游蛇科的成员相似,拥有带着光滑鳞片的细长身体,不像蝰蛇科,它们的颈部与头部的大小形状相似,并拥有圆形的瞳孔

有少数成员例外,如澳大利亚的南棘蛇则是有与蝰蛇科非常相像的体现。

某些眼镜蛇科成员是树栖性,它们也是爬树能手,例如非洲的曼巴蛇树眼镜蛇(有时会与曼巴蛇混淆,因为曼巴蛇属眼镜蛇属为近亲,加上其为树栖性故有时被翻译为“树眼镜蛇”,但照其英文名mamba直接翻译的名字“曼巴”会更准确)及澳大利亚的盔頭蛇屬等。

毒牙

眼镜蛇科的成员都有一对固定在上颚的毒牙。毒牙为中空,在嘴巴闭合时会藏与上颚前端,不会收褶。它们的毒牙长度与移动性都为中等,程度介乎游蛇科(毒牙短,移动性低)与蝰蛇科(毒牙长,移动性高)之间。某些眼镜蛇科的成员有较长及较有移动性的毒牙(如南棘蛇、曼巴蛇、太攀蛇、眼镜王蛇),可以施以较快的攻击。 另外,有些眼镜蛇科中(眼镜蛇属)的成员还懂得喷射毒液自卫,它们的毒牙特别,也是已知的所有毒蛇中,少數会喷射毒液的。

蛇毒

眼镜蛇科的成员们皆有致命的神经毒素,大部分成员的毒液也带其他毒素,如细胞毒素及心脏毒素等。它们的攻击都可以致命。某些成员的体型也很大,并能分泌大量毒液(如亚洲眼镜王蛇、非洲黑曼巴蛇、澳大利亚海岸太攀蛇等)。它们的毒液用于猎食或防卫。

參考文獻

  1. Definition of 'elapid'. dictionary.com. [2009-07-13]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