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優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相對優勢(經濟學概念)一般指比較優勢。比較優勢,主體由先天的要素稟賦或後天的學習創新形成較高附加值的相對優勢,包括相對競爭優勢與相對合作優勢。[1]
定義
市場主體的比較優勢可以帶來市場占有率的提高、合作機會的增加、成本的降低與利潤率的提高。隨着社會的發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靠先天的要素稟賦形成的比較優勢將逐步弱化,其作用和地位將逐步遞減;靠後天的學習創新形成較高附加值的比較優勢將逐步強化,其作用和地位將逐步遞增。在智慧經濟時代,靠後天的學習創新形成較高附加值的比較優勢將成為占主導地位的比較優勢。發展中國家應該通過自主創新形成較高附加值的比較優勢,並且把比較優勢轉變為競爭優勢與合作優勢,才能後來居上,實現超越式發展。[2]
釋義
比較優勢是指一個生產者以低於另一個生產者的機會成本生產一種物品的行為。如果一個國家在本國生產一種產品的機會成本(用其他產品來衡量)低於在其他國家生產該產品的機會成本的話,則這個國家在生產該種產品上就擁有比較優勢。也可以說,當某一個生產者以比另一個生產者更低的機會成本來生產產品時,我們稱這個生產者在這種產品和服務上具有比較優勢。
詞語大意
說到比較優勢,不能不提和它相對應的一個概念,絕對優勢(Absolute advantage)。後者很好理解。你比我會理財,你在理財方面對我有絕對優勢。中國的彩電製造技術比越南強,中國在彩電製造上對越南有絕對優勢。絕對優勢和劣勢是不是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分工關係或者國與國之間的貿易關係呢?乍一看這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你比我會理財,在我們這兩個人團隊中當然是你來理財。中國比越南會生產彩電,當然是中國向越南出口彩電。但仔細一想,這個推理不能成立。你理財比我強1分,但你推銷產品比我強2分,那在我倆這個團隊中誰來理財,誰來營銷?答案是:為了團隊的總體利益,你只能忍痛割愛,將賬本留給我。你是比我會理財,但你在推銷產品上能力更強。將帳本給我能夠為你騰出時間去搞營銷。在我們這個團隊中,你的比較優勢是營銷,而我的比較優勢是理財。我們的分工合作關係是建立在比較優勢之上,而不是絕對優勢之上。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你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儘管你什麼都比我行,但你不能什麼都自己做。當然你可以選擇什麼都自己做,但那樣你得到的收益會少於和我合作你所得的份額。同樣道理,儘管中國在彩電生產上對越南有絕對優勢,但在電腦生產上的相對優勢更大。因而中越貿易中會是中國向越南出口電腦,越南向中國出口彩電①。兩國的貿易關係是建立在比較優勢而不是絕對優勢的基礎上。比較優勢這個概念告訴我們,對一個各方面都強大的國家或個人,聰明的做法不是仰仗強勢,四面出擊,處處逞能或事必躬親,而是將有限的時間、精力和資源用在自己最擅長的地方。反之,一個各方面都處於弱勢的國家或個人也不必自怨自艾,抱怨自己的先天不足。要知道,「強者」的資源也是有限的。為了它自身的利益,「強者」必定留出地盤給「弱者」。比較優勢理論的精髓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總之,正是各生產單位對資源的占有、分配和利用等情況的差別,造成了比較優勢的產生。而比較優勢的差別直接導致了生產物品的專業化(即所謂「社會分工」)和貿易的產生。這種專業化的結果是,當每個人都能夠專門地從事自己最擅長的事情時,生產就會變得更加有效率,從而整個社會可創造物質財富總量與其整體經濟福利便會有所增加。專業化所帶來的總產量增量,就是貿易的好處。那麼,貿易的進行,也就由此變得順理成章。同時,更多可分享的總產量本身,同樣促進着專業化決策的發展。
假設條件
(1)假定貿易中只有兩個國家和兩種商品(X與Y商品),這一個假設的目的是為了用一個二維的平面圖來說明這一理論。
(2)兩國在生產中使用相同的技術。即:如果要素價格在兩國間是相同的,兩國在生產同一商品時,就會使用相同數量的勞動。由於要素價格通常是不同的,因此,各國的生產者都將使用更多的低價格要素,以降低[[生產成本。
(3)模型只假定在物物交換條件下進行,沒有考慮複雜的商品流通,而且假定1個單位的X產品和一個單位的Y產品等價(不過他們的生產成本不等)。
(4)在兩個國家中,商品與要素市場都是完全競爭的。
(5)在一國內要素可以自由流動,但是在國際間不流動。
(6)分工前後生產成本不變。
(7)不考慮交易費用和運輸費用,沒有關稅或影響國際貿易自由進行的其他壁壘。但是,在貿易存在的條件下,當兩國的相對商品價格完全相等時,兩國的生產分工才會停止比較優勢理論。如果存在運輸成本和關稅,當兩國的相對價格差小於每單位貿易商品的關稅和運輸成本時,兩國的生產分工才會停止。
(8)價值規律在市場上得到完全貫徹,自由競爭,自由貿易。
(9)假定國際經濟處於靜態之中,不發生其他影響分工和經濟變化。
(10)兩國資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資源和要素。
(11)兩國的貿易是平衡的,即總的進口額等於總的出口額。
適用範圍
比較優勢的原理本來是國際貿易學中的重要概念,廣泛的用在各種競爭合作的比較當中,而不僅僅是企業間貿易等方面的問題。比如,城市的功能定位,國際間的經濟合作,求職者之間的能力比較,公司之間的發展能力比較,等等,任何可能發生比較和差異的地方都能用到比較優勢原理。
缺陷
比較優勢理論也存在着理論上的「硬傷」,或者說,存在理論分析上的「死角」。這是因為,在李嘉圖的理論分析中,比較優勢所以能夠成立,全然取決於兩國間兩種商品生產成本對比上「度」的差異。但是,如果只是考察經過高度抽象的「2×2貿易模型」,勢必存在着這樣一種情況,即兩國間在兩種商品生產成本對比上不存在「度」的差異。下表所示即為「等優勢或等劣勢貿易模型」(Equal Advantage or Equal Disadvantage Model)。
原理
比較優勢理論(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可以表述為:每個人都消費本國和世界各國許多其他人所生產的物品或者勞務,一個可以用較少投入生產該物品的人被稱為在生產該物品上具有絕對優勢,生產該物品的機會成本比較小的人稱為具有比較優勢,而貿易的好處則是基於比較優勢,而不是絕對優勢,貿易可以使得每個人的狀況變得更好,因為它使得人們可以專門從事自己具有比較優勢的活動,但這個原理並不僅僅適用於個人。在兩國間,勞動生產率的差距並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對於處於絕對優勢的國家, 應集中力量生產優勢較大的商品,處於絕對劣勢的國家,應集中力量生產劣勢較小的商品,然後通過國際貿易,互相交換,彼此都節省了勞動,都得到了益處。
參考文獻
- ↑ 相對優勢(關於相對優勢簡述)-愛問教育新浪愛問知識人·教育
- ↑ 2020河南公務員考試:常識必備——經濟篇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