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百善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百善镇该镇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中部,是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和全省重点中心建制镇之一,镇域面积260平方公里,耕地20万亩,人口12万人。

基本概况

百善镇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交通便捷。东魏置白掸县、隋唐至清设驿站,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唐运河柳孜码头遗址坐落境内。百善煤矿、徐楼铁矿坐落境内;特优产品“鲁王面粉”、“华瑞面粉”、“淮海牌”大豆等畅销全国各地。百善镇地理位置优越,青阜铁路穿境而过,并附设集仓储、货运为一体的皖北最大的铁路物流中心;省道202、203、303交汇于镇中心,正在建设中的盐许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并设入口;距京福、连霍、合徐高速公路入口仅25公里,是豫、陕、晋、新等中西部省区通往苏、浙、沪的必经之路,是淮北市的交通枢纽,也是皖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百善小城镇基础设施齐全,多次荣获“安徽省中心小城镇”和“文明小城镇”等荣誉称号。

百善百姓,善民善邦,民风淳朴。崇信尚义的百善人民将敞开火热的胸怀,虚心恭待各界有胆、有识、有志之士来百善发展,创昌盛伟业。镇党委政府决心依托优势,抢抓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努力实现新的辉煌。[1]

经济概况

百善工业集中区坐落在安徽省濉溪县百善镇境内,总规划面积5000亩,其中一期规划3800亩,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初步形成“四纵四横”路网,道路宽阔,四通八达,区内水、电供应充足,土地平整,已基本实现“六通一平”,是广大战略投资者的理想选择。

区位交通优势:百善镇处于淮海经济圈内,位于三条省道(s202、s203、s303)交汇处,距正在建设中的盐(城)许(昌)高速入口处仅3分钟路程,连霍高速、合徐高速入口处仅25公里,徐州观音机场70公里,连云港口仅200公里;青阜铁路穿境而过,并附设集仓储、货运为一体的铁路物流中心,年到发量达300万吨。百善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承东启西,是中西部省区通往苏、浙、沪的必经之路,是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首选之地。

资源产业优势:百善镇地处淮北平原,小麦、黄豆、棉花等农副产品产量丰富、质优量大;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百善煤矿、徐楼铁矿坐落在境内,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建材等产业的最佳生产基地,煤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建材产业链条长,前景极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开拓中西部市场的桥头堡,工业发展恰逢其时。

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优势:百善镇历史悠久,隋唐至清设驿站,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唐运河柳孜码头遗址坐落境内,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百善百姓善民善邦,民风淳朴,人心思上,发展意识浓厚,创业愿望强烈,构成了独特的人文环境。招商引资政策优惠,政策环境宽松,为投资企业实行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审批,专人全程跟踪服务。

党政建设

该镇用地优惠政策:集中区土地基准价为6.4万元/亩,为扶持企业发展,特制定如下优惠政策:1、实际出资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或125万美元)以上,投资密度达到80万元/亩(或10万美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所需土地费用可扶持实际投资总额的3.2%;2、实际出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或375万美元)以上,投资密度达到80万元/亩的工业项目,所需土地费用可扶持实际投资总额的4%;3、实际出资额在5000万元人民币(或625万美元)以上,投资密度达到80万元/亩的工业项目,所需土地费用可扶持实际投资总额的6.4%;4、实际出资额在10000万元人民币(或1250万美元)以上,投资密度达到120万元/亩的工业项目,所需土地费用可扶持实际投资总额的5.33%。

税收优惠政策: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000万以上的工业项目,自投产之日起,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实行“两免三减半”的奖励扶持政策,土地使用税在投产后4年全部先征后返,用于扶持企业发展。

服务优惠政策:实行“一条龙”服务,每个投资企业从项目立项、审批到企业选址、建设、招工及投产的外部环境,由专人全程跟踪服务;实行“一站式”审批,投资企业在各项审批材料完备、规费到位时,所有手续统一由县行政服务中心在5个工作日内受理办结。

优越的区位是成功的基础,优良的环境是成功的保障,优惠的政策是成功的双翼,优质的服务是成功的桥梁。百善工业集中区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充足的人力资源,优惠的投资政策,和谐的社会环境。我们正处在蓄势待发的关键时期,现在机遇与希望并存。[2]

历史沿革

北朝东魏武定五年(547),置白掸县(治今安徽濉溪县百善镇南),属谯州临涣郡。

北齐天保元年(550)白掸县改属谯州谯郡(治安徽故涡阳故城)。

隋大业元年(605),白掸县并入临涣县。故城易名百善集,系吉利语。。白掸县废后,随着隋运河的开凿和利用,原居民向运河岸边集结,形成今天的百善集。“百善”与“白掸”谐音,百善集应由白掸演变转音变字而来。(清光绪时《重修安徽通志·古迹》载:百善集“盖即白掸之讹”)从故址出土文物看,有不少是春秋至东汉遗物,说明该城在建县前就是大邑。

唐朝至清设驿站,百善镇均无县级建制。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建百善公社,

1983年改乡。

1986年建镇。

1997年,面积161平方千米,人口5万,辖百善、黄新庄、道口、柳孜、王司、何庄、宋庙、程庄、桥头、后李、陈老家、前营、张庄、訾湖、青卫、叶刘湖、雁鸣、茶庵、鲁甸、王桥、马乡、大米家22个村委会。2006年,撤销徐楼镇,并入百善镇。

附:徐楼镇位于濉溪县城西南部,距县城9千米。青阜铁路、肖(县)淮(滨)公路过境,沱河横贯东西。1958年建徐楼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置镇。1997年,面积115平方千米,人口3.7万,辖徐楼、仲楼、镇北、顺河、闫集、龙东、龙桥、龙北、龙沱、丁楼、李寨、苇菠、何楼、关帝庙、楚庙、郭屯16个村委会。

行政区划

2006年辖前营、闫庙、訾湖、鲁店、龙王庙、王桥、马乡、道口、柳孜、王司、何庄、宋庙、程庄、桥头、后李、老家、张庄、青卫、叶留湖、雁鸣、百善、茶安、黄新、关帝、郭屯、张庄、林庄、徐场、龙北、龙沱、龙东、程楼、徐楼、翟桥、尚河、顺和、李寨、苇菠、丁楼、何楼、龙桥、李庄、闫集43个行政村。<ref>[

基本概况

百善镇位于昌平区东南部,地处平原,属昌平新城沙河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倚京密引水渠,南濒温榆河,东邻小汤山镇,西接沙河高教园区,六环高速路、顺沙路、百葛路、秦上路横贯全镇。镇域总面积35.14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1万人。镇中心区位于镇域北部,面积3平方公里。

2004年,百善镇党委、政府更新观念、抢抓机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年内,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4.48亿元,增长16.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04.7万元;工商税收完成5806.4万元,增长52.1%;企业总收入完成3.34亿元,增长22.3%;农民人均劳动所得完成7050元,增长8.1%。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使百善镇成为理想的兴业之地。在改革开放的20年里,勤劳智慧的百善人民,充分展示了富于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了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累累硕果。

农业上形成了北部优质牧草种植基地、南部苗木花卉生产基地的格局;工业上形成了建材、印刷、机电、食品、医药等优势产业;三产将形成以旅游业为主导、以“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为代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标志着百善镇经济建设进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筑巢引凤、外向牵动是百善镇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发展战略。该镇的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工业: 以工业小区为龙头,建设村级工业园,扶持二、三产业专业村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一大批企业落户百善,形成了建材、印刷、包装、造纸、机电、食品、医药等优势产业,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农业: 百善镇以“减粮食、增苗木、兴养殖、促牧草”的农业发展思路,积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经过两年多的大胆探索和精心开发,形成了“北牧草、南苗木”两个高效农业区和一个千亩肉羊养殖小区。同时,镇政府投资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对全镇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极大的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有利推动全镇农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行政区划

2006年,辖13个村委会:百善村、吕各庄村、半壁街村、下东廓村、上东廓村、牛房圈村、二德庄村、东沙屯村、孟祖村、良各庄村、狮子营村、泥洼村、钟家营村

住房情况

区内楼盘:善[1]缘嘉园,善缘人家一期、二期、三期、四期,香堂文化新村,顺驰林溪二期等

楼盘价位:20万——数千万级别墅不等

居住环境:区块内交通便利,945路、64路、3路、670路、51路等多条公交线路通过。配套设施齐全,大学: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中小学:百善镇中心小学,幼儿园:昌平海淀英才幼儿园,商场:小白羊超市、贺如超市、百善超市,邮局:中国邮政,银行:工商银行,医院:百善镇医院,其他:昌平新庄园大酒店等。<ref>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