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白顶飞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顶飞蓬 学名Erigeron annuus (L.) Pers.、Stenactis annua Cass.、Erigeron heterophyllus Muhl. ex Willd.、Aster annuus L.,英文名Herb of Annual Fleabane、Annual Fleabane Herb,菊科、飞蓬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女菀、姖紫菀、牙肿消、牙根消、千张草、治疟草、墙头草、长毛草、油麻草、瞌睡草、白旋覆花、白马兰、地白菜、一年蓬、千层塔、野蒿。[1]

型态

原产于北美洲,株高约三十至一百公分,茎直立,粗壮,基部径约五公釐,上部多分枝,茎下部被开展之长硬毛,上部被较密之上弯状短硬毛,具基生叶与茎生叶,单叶,茎生叶互生,基生叶矩圆形、长圆形、宽卵形、阔披针形、椭圆形,稀近圆形,叶端尖或钝状,叶基渐狭,成翼柄,叶缘粗齿、锐齿或缺刻,茎下部叶与基部叶同形,茎中、上部叶矩圆状披针形、披针形,端部尖,叶缘不规则疏齿裂或近全缘,最上部叶线形、条形,叶近全缘,全部叶叶缘被短硬毛,叶长四至十七公分,宽一至四公分,茎中、上部叶渐小,叶长一至九公分,宽五至二十公釐,近茎基部之叶于花期枯萎,叶两面疏被短硬毛或有时近无毛,叶面绿、翠绿色,羽状脉,叶脉中肋于表面凹入而于背面隆起,侧脉不显著,不具托叶,下部叶叶柄较基部叶为短,中、上部叶具短柄或无柄,两性花、单性花,上位花,头状花序,花序辐射状排列,顶生,花序单出或数枚排列为总状、伞房状、圆锥状,花序长六至八公釐,宽十至十五公釐,花托扁平,略凸起,具窝孔,无托片,无托毛,总苞半球形或钟形,总苞片三层,覆瓦状排列,草质,淡绿色或多少褐色,总苞苞片披针形,长三至五公釐,宽约一公釐,近等长或外层稍短,背面密被腺毛与疏长节毛,外围边花是雌花,舌状花,二层,花萼退化,花瓣合生舌形花冠,花白、淡粉红、淡蓝色,白色为主,长六至八公釐,管部长约一、二公釐,上部被疏微毛,瓣片线形,宽不足一公釐,平展,先端具二、三细齿,或内轮无舌片,中央心花是两性花,花冠管状,密集,管部长一公釐以下,花黄色,花瓣合生,檐部近倒锥形,无毛,先端五齿裂,雄蕊五枚,著生于花冠筒,花丝离生,花药合生筒状,包围花柱,雌蕊心皮二枚,合生,花柱细长,突出于花冠,二叉,花柱分枝线形,扁平,先端具附属体,外被突状微毛,柱头二枚,子房下位,子房一室,基生胎座,瘦果,披针形,扁平,长约一公釐,被疏贴柔毛,边缘有棱,顶端冠毛异形,雌花的冠毛极短,膜片状连成小冠,两性花冠毛二层,外层鳞片状,内层具刚毛,约十至十五条,长约二公釐,易断。[2]

分布

原产美洲地区,中国大陆东南部及中北部驯化自生。

飞蓬属种类

飞蓬属共有三种,白顶飞蓬玉山飞蓬福山氏飞蓬维管束植物志记载:

  • 白顶飞蓬

茎多分枝,被粗毛。茎叶阔披针形或椭圆形,叶锐齿缘或缺刻,两面被毛。头花直径1.5-2 cm,总苞被毛,舌状花白色。归化种。见于北、中部低至中海拔。中海拔较常见。

  • 玉山飞蓬

多年生草本,具粗走茎,茎基部分枝,高6-10 cm,被刚毛。基叶莲座状,匙形,两面被刚毛,缘毛状叶缘;茎叶线形或披针形。头花单一或少数,顶生,直径2-2.6 cm。总苞碗状,苞片3层,密被直柔毛。舌状花约3层,花冠白色至红紫色;心花黄色或紫红色。瘦果长卵形,扁平。冠毛白或略带红色。特有种。分布于海拔3,400-3,900 公尺。

  • 福山氏飞蓬

本变种主要区别点在于茎较高,较多分枝;叶线形至长披针形;头花较小,小花有3型: 雌性的舌状边花,雌性管状边花及两性的管状心花。 特有变种。分布于海拔1,500-3,400 公尺。

典型的玉山飞蓬(E. morrisonensis var. morrisonensis)局限分布于海拔3,400 m以上的高山,而在海拔2,500-3,400 公尺存在著许多介于玉山飞蓬和于福山氏飞蓬(var. fukuyamae)的中间型个体,其种群间的关系需要再深入的研究。[3]

药用

有清热,解毒,抗疟,止血,消食,助消化,止泻之效。治传染性肝炎,淋巴腺炎,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腹泻,疟疾,间歇热,牙龈炎,尿血。治疟良药。[4]


参考文献

  1. 白顶飞蓬 一花一木一世界
  2. 白顶飞蓬 一花一木一世界
  3. 飞蓬属--白顶飞蓬、玉山飞蓬、福山氏飞蓬LEoN's WAY
  4. 白顶飞蓬LEoN's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