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衣庵 - 绵阳白衣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绵阳白衣庵

中文名称;白衣庵

地理位置;绵阳城南石塘镇红星村

考证始建;民国初年

住持;释能寿和尚

白衣庵位于绵阳城南石塘镇红星村、安昌河右岸,南山半坡上,距市中心三公里,绵三(绵阳至三台)高速公路,城市一环路从寺前经过。

序言介绍

据考证白衣庵始建于民国初年,原在绵阳城南门口(今绵阳市红星街),由释能寿和尚作住持。有比丘尼4人,信众500余人,有观音殿大雄宝殿,房屋14间。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绵阳佛学社成立于此。解放后寺庙被占,女尼大多离散,有的还俗从事生产劳动,有的回到家里修行。

1992年5月经涪城区政府批准,作为佛教二僧庙正式恢复,对外开放。现已建成大雄宝殿、观音殿、观堂、僧舍、整修了道路。观音殿占地一亩,高13米,正三虚五,朱檐黄筒瓦斜山式屋面,殿内正中供奉着高六米的观世音菩萨,泥塑金身,庄严慈祥,四周有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像。大雄宝殿占地1.5亩,二重檐,高15米,正三虚五,朱檐金色铜瓦斜山式屋面,仿清建筑风格,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和十八罗汉像,现有比丘尼15人,信众达3000余人。

白衣庵迁建南山的原因:"城中三庵,城外五观"。白衣庵在绵州城中堪称名寺,大约建于明代万历中期(1620年前后),地址在今卫生巷及顺城街口,曾出土观音铜像高三尺,韦驮一尊高四尺。白衣庵大致毁于清嘉庆年间以后,因为州人孙文焕此时曾撰写过《重修白衣庵碑记》。民国28年(1939年)修新南门,占了白衣庵的位置;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修红星街南段,又扩宽了街道,因此,在原地恢复白衣庵已不可能。绵阳寺庙虽多,却无庵堂,最早倡建白衣庵的是圣水寺果忍大师,居士王泽甲苗志芳等人积极支持;仁山师(86岁)建议去成都找令徒昌果、昌惠、昌度、昌修承办;1992年6月居士陈秀姑周惠芳前往文殊院请受道堂读佛学的高徒昌果(尼姑)来绵;由尹昌言、昌果等五人组成筹建小组,利用原南山寺山坡十贤堂旧址重建白衣庵;一环路的开通,山门就在路旁,规模越建越大。[1]

相关视频

白衣庵庙会(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