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腹游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腹游蛇
圖片來自taieol

白腹游蛇學名Sinonatrix percarinata suriki)為華游蛇的台灣亞種,Maki於1931年命名。分佈於台灣島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台灣南部。[1]

描述

白腹游蛇是一種中型的蛇類,最大全長可達1公尺,在外型上與赤腹游蛇相似,但是頭部比赤腹游蛇尖細。體背呈棕黑色,有不明顯黑色交錯橫紋或橫帶,略呈菱斑排列。幼蛇或剛蛻皮個體體色較淡,橫紋較為明顯;腹部灰白色,有黑褐色斑紋交錯排列或相連成一條橫帶。鱗片粗糙,具明顯稜脊。於夏季產卵,每窩可產卵4到25枚,有護卵的行為,出生仔蛇約17公分。

分布

白腹游蛇廣泛分布於臺灣全島1500公尺以下之中低海拔地區乾淨溪流之水域。在台灣數量普遍,但卻是重要的溪流環境指標。[2]

習性

只分布在清澈、水流不太湍急的溪流、河川,在台灣北部一些筊白筍田也有分布的跡象。游泳速度快,可在水中潛水,常會潛在水中探頭出水面呼吸。這種蛇類並沒有毒性,不會隨意的咬人。白腹游蛇主要是以河川的魚類作為主要的食物,偶爾也會吃蝦子、蝌蚪、蛙類。[3]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華游蛇台灣亞種.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2. 記者侯俐安/新北市報導,"日農友訪新北八煙 締結「姊妹梯田」"[1],聯合報,2013.08.11-02:30am.
  3. Hans Breuer & William Christopher Murphy. Sinonatrix percarinata suriki. Snakes of Taiwan. 2009–2010 [15 October 2012].  外部鏈接存在於|work=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