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泥井圣若瑟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白泥井圣若瑟堂属榆林教区,1999年5月余凯神父主持建[[神父住房6间。2002年7月陈宏阳神父主持第四次建堂,拆旧建新,原址北移23米,砖混结构中部为起脊瓦房,侧廊为楼板房,东西15米,南北35米,祭台在北,“主训彼此相亲爱 宗徒筵食圣身血”,东西开窗,南为钟楼,高26米,下有堂门,内部为两排明柱三廊式,中廊高9米,宽7.8米;侧廊高5.4米,宽3.4米。2003年10月28日由童辉主教主礼祝圣。总占地面积4.4亩。现有教友三千人。
教堂历史
1883年小桥畔教友钟远英(人称钟掌柜)受小桥畔本堂神父指派,举家迁来定边白泥井,租种蒙地定居,收留难民,宣传天主教,发展教友,后建平房5间小圣堂,由小桥畔天主堂管理。教会取得鄂托克旗蒙古王爷借款还地后的1907年,从内蒙二十四顷地迁来任、王、鲁、白、李氏十八户教友分住西白泥井和东白泥井(后称海子梁)。
1909年,彭嵩寿神父主持新建大教堂,砖木结构7樑9柃,起脊瓦房8间,东西24米,南北9米,祭台在东,主堂门在南,走男人,次堂门在西。内部为明柱三廊式,明柱14根,高4米(一丈二)。钟楼在堂西,高10米,上悬铜钟1口。1912年教堂西侧建砖木平房30余间,设 “西堂小学”,陆续又建有诊疗所1处、育婴堂1处、库房等共计房屋40间,时造价白银7000多两。解放后均收归政府,1981年教堂改建为公社礼堂,后拆毁,原址在现白泥井镇政府所在地。1921年开始建寨堡,历时三年建成。
1987年张静渊神父主持第三次建堂,东西8.33米,南北23.33米,砖木结构起脊砖瓦房,北设祭台,南有钟楼,堂门在南,另建砖木平房3间,大门西有百姓私房5间,教堂以3000元购回。
弥撒时间
平日:7:00 主日: 8:00
基督教建筑
初期基督教建筑反映了当时一些奴隶和贫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现在纪念死者、寄托对来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于1~2世纪开始流传。罗马帝国于313年颁布《米兰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后,教堂建筑逐渐发展起来,罗马一地就有30余座。5 至 10 世纪西欧的基督教建筑,主要的类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罗马建筑作为礼拜仪式之用,没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将罗马的巴西利卡改为教堂。教堂平面有圆形和多边形的。
教会规定:圣坛必须在东端,大门朝西。圣坛为半圆形穹顶所覆盖,圣坛前设祭坛,祭坛前又增建一横翼,比较短;与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长十字形平面,称为拉丁十字,象征基督受难。一般在巴西利卡前还有一个三面有围廊的前庭,中央设洗礼池。独立的钟楼位于教堂一侧,形成完整的群体。这种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欧中世纪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实例是罗马圣彼得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