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白沙壁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沙壁画

中文学名:白沙壁画

开放时间:全天

白沙壁画位于丽江古城组成部分之一的白沙古镇,白沙古镇位于丽江古城北约10公里,北临玉龙雪山,南至龙泉,西依芝山,为一座古老的小镇,是纳西族在丽江坝的最初聚居地,也是丽江木氏土司的发祥地。白沙壁画是丽江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丽江东巴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丽江旅游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它的绘制从明初到清初,先后延续了300多年。明末清初,是丽江壁画繁荣鼎盛时期,距今已有五百年历史。

基本内容

  • 中文名称:白沙壁画
  • 地理位置:云南丽江
  • 景点级别:无评级
  • 开放时间:全天

简要介绍

白沙壁画是丽江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丽江东巴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丽江旅游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白沙壁画位于丽江古城组成部分之一的白沙古镇,白沙古镇位于丽江古城北约10公里,北临玉龙雪山,南至龙泉,西依芝山,为一座古老的小镇,是纳西族在丽江坝的最初聚居地,也是丽江木氏土司的发祥地。

发展状况

明朝时期,丽江木氏土司正值鼎盛时期,政局稳定,经济较为繁荣为显其富,故大营宫室,建成了一批颇具规模的建筑群。明朝时期,丽江木氏土司正值鼎盛之时,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为显其富有,所以他大建宫室,建成了一批颇具规模的建筑群现存的白沙琉璃殿大宝积宫大定阁等庙宇均为该时期所建。其中所藏的明代壁画,是极为珍贵的文物,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云南省文物工作队的调查报告是这样写的:“丽江壁画分布于漾西之万德宫、大研镇皈依堂、寒潭寺、束河大觉宫、崖脚村木氏故宅、芝山福国寺、白沙琉璃殿、大宝积宫、护法堂、大定阁、雪松村之雪松庵等处。”

文化特色

大宝积宫现存壁画558幅,是丽江壁画收藏最多的地方。壁画融汉、藏、纳西文化一体,众教合一,展示了藏传佛教和儒、道等生活故事。 白沙壁画对各种宗教文化和艺术流派兼收并蓄,独树一帜。绘画布局周密,用笔严谨,色彩富丽,造型准确,人物形象逼真,明显吸取了东巴画粗犷、色彩对经强烈、线条均匀、笔法洗炼等特点。丽江壁画中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对飞跑的骏马、盛开的荷花、山林田野、花鸟草虫等自然风光都有描绘,这些画都明显展示了画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情感。壁画中描绘的宗教人物,以宗教为折光,融入了画师们的美学思想,或隐或现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据史料记载,以大宝积宫为代表的丽江壁画,是在明初至溥历时期300多年的时间里陆续绘制完成的。当时的土知府木旺聘请了以马啸天为首的一批汉族画家,另外还有藏族和白族画家、东巴教第子、道教弟子也参加了壁画的绘制工作。 白沙壁画以其别具特色的绘画艺术风格和珍贵的历史文化内涵,深深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现存的白沙琉璃殿,大宝积宫和大定阁等庙宇的明代壁画,是极为珍贵的文物,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丽江壁画中规模最大的是大宝积宫的壁画。大宝积宫为三进院落,有粗实的梁柱,雄健的斗拱,具有鲜明的明代建筑风格。大宝积宫壁画的绘制于明万历年间,共12幅,最大的高2.07米,宽4.48米,绘有167个人物形象。壁画内容系宗教题材,其有别于其他宗教绘画的,尤为突出的特点是,在同一幅壁画里,不仅有佛教,道教的佛像,还有喇嘛教佛像,这种将各种教派揉合在一起的绘画样式十分罕见。白沙壁画艺术风格上汉族和藏族绘画艺术相结合,对各种宗教文化和艺术流派兼收并蓄,独树一帜。绘画布局周密,用笔严谨,色彩富丽,造型准确,人物形象逼真,有东巴画的粗犷,色彩对比强烈,画风线条均匀,笔法洗练等特点。大定阁的四个媚态观音,描绘得妩媚动人,富于人情味;飞天画的活泼矫健,其他如跑动的骏马,盛开的荷花,以及山林田舍,花草鸟虫等自然风光,都描绘得十分生动。据史料记载,以大宝积宫为代表的丽江壁画,是在明初至清历时300多年的时间里陆续绘制完成的。当时聘请里马啸仙为首的一批汉族画家,有藏族和白族画家,东巴教弟子,道教弟子也参加了壁画的绘制工作。因此,壁画风格不一,融会了中原传统技法和藏,纳西绘画等各种风格。

白沙壁画以其别具特色的绘画艺术风格和珍贵的历史文化内涵,深深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每天到此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 艺术风格和珍贵的历史文化内涵,深深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每天到此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

1962年,云南省文物工作队的调查报告是这样写的:“丽江壁画分布于漾西之万德宫、大研镇皈依堂、寒潭寺、束河大觉宫、崖脚村木氏故宅、芝山福国寺、白沙琉璃殿、大宝积宫、护法堂、大定阁、雪松村之雪松庵等处。”当时,丽江现存的壁画还有十余处之多、200多幅作品。现存的55幅壁画分布在古城周边的宗教建筑群大宝积宫、琉璃殿、大定阁和束河的大觉宫等四座寺庙里。其中,位于大研古城以北五公里白沙村大宝积宫的壁画于1996年被国家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攻略

著名的“丽江壁画”是明代纳西族社会大开放的产物,它的绘制从明初到清初,先后延续了300多年。明末清初,是丽江壁画繁荣鼎盛时期,距今已有五百年历史。在这漫长岁月中,丽江经历了十多代土司与流官们的统治。土司与流官中,有开明者,也有昏庸者;有兴盛者,也有衰败者;有信佛者,也有信道者,还有信喇嘛教者。随着统治者的喜好,丽江的各种宗教常有此起彼伏的交替发展过程,加上丽江的庙宇常有时起时衰,这就直接影响了壁画的兴衰。去参观白沙壁画,可以从丽江古城乘车前往,也可以骑自行车前去,交通很方便。

社会评价

丽江,海拔有些高,初到时微微有些恍惚,阳光在你面前绽放开来,宛如神的居所。曾两度造访丽江,第一次为的是领略风光,第二次则是因为这里的壁画白沙壁画。

壁画的年头有些久远,绘制于明代,洪武年间朱元璋举兵南下,丽江土主阿甲阿得率众先附,明太祖嘉之,钦赐阿甲阿得姓木名得,并授世袭土司知府。土司信佛,壁画从那时便来到这神的居所。然而年深日久,壁画斑驳剥落,面目不清。幸而残存的几处坐落白沙,自此也就得了“白沙壁画”的名号。

庙堂之上的壁画实在太过古老,加之昏暗的光线,什么都看不真切,偶有一些刺目而轻浮的颜色跳跃眼前,后来才知这是后来技艺拙劣的青年修补而成。虽不得仔细端详,但那漫天神佛聚集圣众讲经说法的场面依然是气势磅礴,驻足于此,使人不敢怠慢。

其中最为精彩要数大宝积宫,得名于《大宝积经》,大乘深妙之法,谓之“宝”,聚集无量之法门,谓之“积”,故称“宝积”。宫中壁画所绘以藏传佛教密宗和祖师为主,兼有道教题材,真是应了佛道不分家的说法。

即是“宝积”之处,壁画之多面积之大自不在话下。正壁主尊无量寿如来聚集圣众讲经说法,所绘神佛100余尊,取自唐代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几近4米见宽5米高,为白沙壁画之首。南壁之上孔雀明王端坐堂前慈眉善目,三面八臂,结跏跌坐于白莲花上,预示着灭除一切毒害、恐怖、苦恼、灾厄而得安乐。而北壁造像则出自《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音主尊三面七臂,是为密教观音菩萨造像示人,两幅巨制均有3人高,除以上3幅壁画以外,另有《南无护法善金刚》、《红教祖师》、《莲花生》、《绿度母》;《南无五色毫光圣母》、《南无大海一样慈悲观音》;《天尊与三官》、《金刚亥母》。

走罢大宝积宫,大定阁则更为神秘,阁前“大定”两字书法刚劲有力。阁四面缭以铜坯,缀以文石,备极精功。再三央求之下,原本封存的阁门为我们打开。阁内望去南北侧殿上所绘几近消亡,而正殿正壁皆绘藏传佛教密宗之“乐运双修”题材,分别为观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四大菩萨像,配以山石花木、仙女飞天、白象、莲花,甚是生动可爱,着实精彩。四下无人这一回终能够凑到眼前仔细欣赏。此时此刻对于早先的印象也大为改观,只见画中圣众衣履精细,虽然暗淡但是依然瞧得出曾经的匠人以金粉作画,镂空之处必是珍宝玉石,也不知哪个贪心之人全部据为了己有,留下了空洞的凹槽,真是可惜。[1]

出了大定阁已然是下午时分,阁外细雨纷飞,同行的几位发间都染上了一层露水,雨天的丽江实在寒冷,而我们内心却燃着火焰,白沙壁画神奇之处在于它的兼容并蓄,茶马古道的马帮汉子带着藏人的信仰来到这里;汉地文化的影响加之东巴文化代代延续,各方的璀璨文明在这里水乳交融。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白沙壁画,不曾想古人看待各方文明尚且是如此包容。对于艺术的认知永无止境,我们未尝不能收起偏见与陋习,静心对待身边繁杂的文化现象呢?

出于对历史的缅怀,一份怀旧的情愫油然而生,壁画的本来面目已经不再重要,斑驳之下另有一种悠远的风韵。天已黄昏,还是拍张照吧,丽江有缘再见。

参考文献

  1. 白沙壁画,马蜂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