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族
白族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起源和历史 [1]

白族的起源具有多元的特点,最早的白族先民由洱海周边的土著昆明人、河蛮人与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融合形成,之后又融入了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汉人等多种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征战、拓土、商贸、屯垦、驻边等历史原因,白族才逐步形成当今白族之雏形。

从明朝到1956年白族民族身份得到确立的几百年内,是白族大量汉化的过程。现代白族除了大理州外,从丘北马者龙、昆明的西山元江因远楚雄南华保山旧寨、丽江相互之间呈不连续分布的事实也反映了这一点。历史学家马耀的观点是白族是异源同流,即白族是由一个藏缅文化主心骨的族群同化了大量不同来源的人形成的民族。华夏文明、古印度文明两大文明陆续传播到洱海地区。白族先民不断学习借鉴,由此具有梵、汉特色的白族文化初步形成。

宗教信仰 [2]

有三大类,有时互相有交叉。 

第一是保护神信仰,叫“本主”,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特有宗教。“本主”即本境之主,是白族一个村落或某一地域的保护神。几乎每个村庄都建有本主庙,庙内供奉檀香木雕的或泥塑、石雕的本主偶像。各村所祀的神祇都不相同,每年都有定期祭祀的本主诞辰日。本主神中有自然崇拜之神、英雄崇拜之神、南诏大理国的王族文武大臣,也有外族人物或不见经传的各色人物,都被立为本主。平时不论生死疾病,婚娶节庆、出门归家、生儿育女都要到本主庙祭祀聚餐,以求保佑,并且希望本主“善求必应”,保佑好人。 

第二类是佛教,特别是密宗。起源于唐代的南诏国时代,叫滇密。南诏国时期,唐王朝传来佛法,其中密宗的一支叫阿吒力教,大约在唐朝之际传入今云南大理地区,随后影响了大理国时期,经之后逐步衰落。主要修行方式有诵咒、结印、祈祷,有所谓“三密”即语密(口诵真言)、身密(手结契印)、意密(心作观想)之说。阿吒力教在大理地区流传的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广,曾一度是西南地方政权南诏与大理国 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与白族原有的宗教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具有白族特点的中国佛教密宗的一个支派,简称“大理密宗”或“白密”,“滇密”。

第三类是道教和其他自然神教,在大理等白族生活的地区也有很多表现,白族与汉族交往很久,对汉族民俗文化非常熟悉,其中汉民族习俗中与道教有关的鬼神信仰等,都在白族文化中同样有表现。

服饰特点[3]

白族服饰也许与白族人民崇尚白色有关,不论男女服饰,在坝区或山区,都盛行以白色为尊贵,并且能根据不同性别、年龄、身材、相貌配以其他色彩布料加工制作出精美、鲜艳的外装。一眼望去便给人们美观大方、色彩分明、线条突出的感受,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常给人过目不忘的印象和美感。

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多着白色对襟上衣,外穿镶花边黑领褂,下穿白色或蓝色肥宽裤子,头缠白色包头,肩挎工艺考究又实用的绣花挎包。而在山区或与其他民族居住的白族男子,在白色对襟衣外面穿一件羊皮褂或腰系蓝色土布腰带。男子服饰现多已改变成汉族服装,只有在绕三灵、火把节等民族节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白族妇女服饰,虽各地有所差异,但都盛行以白色为尊贵,因此白族妇女不论老少,都爱穿白衬衣,着加工制作精细、鲜美的艳红色、蓝或浅蓝色领褂,下穿灰蓝、绿色布料加绣花边裤角的裤子,脚穿绣花鞋,腰系加工精致,上面镶边处绣有花、鸟等图案的绣花短围裙。白族妇女一身的服饰,不论老少,不仅显得十分协调,而且还给人以美观、大方的感觉。

建筑特点 [4]

白族崇尚白色,其建筑外墙均有白色为主调.就从院落布局、建筑结构和内外装修等基本风格来看,白族民居与中原民居建筑有着传统 上的承袭。由于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上的差异,白族民居又有自己明显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 色。白族四合院与北京四合院为例作大致的比较,首先从主房的方位来看,北京四合 院的主房以坐北朝南为贵;而白族民居的主房一般是坐西向东,这与大理地处由北向南的横 断山脉帚形山系形成的山谷坝子的特点有关,依山傍水,必然坐西向东。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住房大多是一层的平房,而白族民居基本上都是两层。

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组合形式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等。采用什么形式,由房主人的经济条件 和家族大小、人口多寡所决定。白族民居的大门大都开在东北角上,门不能直通院子,必须 用墙壁遮挡,遮挡墙上一般写上"福"字。

传统节日[5]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远近闻名。

年节

居住在云南碧江的白族,有自己的独特的年历。他们根据树木的生长来确定时令。当桃花发苞时就是他们的三月,漆树叶发到五寸时,就是五月……这样,他们视一年不是十二个月,而是十三个月。在一年中,三月和十三月是他们的休息月。三月为三月节,十三月为过年月。但是,过年月只有一天为新年,这一天又不固定,它是由寨中各宗族的老人在每年来商定的。新年确定后,这天清晨,全寨成员在有威望的老人的率领下,带着自酿的米酒和糯米粑,一齐到寨头的大树下举行祭树仪式,预祝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祭奠完备,人们将带来的年礼,先赠给老人一份,然后互敬年酒、粑粑……

三月街

三月街:古代亦称观音市或观音会,据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夏历三月举行,地点在大理城西苍山中和峰脚下。节日内容原是佛教庙会,举办隆重的讲经拜佛活动。是白族人民的传统佳节,每年在大理古城的中和峰麓,中溪河畔的空旷地上举行。每到“三月街”期间,远至千里,近到邻县的商人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交易。

火把节

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是白族人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这天,每个村寨都要竖立高大火把,各家立起小火把。夜幕降临,大小火把一齐点燃,犹如千万条火龙在漫山遍野奔驰,人们游行田间,捕虫灭害。刚生婴儿的家庭,在大火把下请乡亲们喝“喜酒”,祝贺母子平安。

抢头水

大年三十,是大理白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抢头水”的佳节。

饮食文化 [6]

山区白族的主食以玉米、荞麦、马铃薯为主,蔬菜品种较少,且种植数量有限。居住在坝区的白族以大米、小麦为主粮,其烹调技法受汉族菜影响较深,烹调技术较高,常用的烹调方法有凉拌、煮、炒、蒸、炖等。口味嗜酸、冷、辣、甜、微麻,喜食“剁生”(生猪肉),善于腌制火腿、香肠、腊肉等肉类及咸菜。白族妇女多会制作蜜饯、雕梅、炖梅。

相关视频

大理白族舞蹈《五朵金花》

参考资料

  1. 白族怎么来的 白族起源历史 书法大师知识库,
  2. 白族的宗教信仰新浪,2001-06-06
  3. 白族的服饰特点介绍_白族服饰都有哪些特色? 快资讯,2018-12-15
  4. 白族民居特点 360问答,2015-03-26
  5. 白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起名网,2016-08-24
  6. 白族的饮食习惯与特点 传统文化杂谈,2018-05-16